美文网首页
【原创作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理解对了吗?

【原创作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理解对了吗?

作者: 吴楚清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18:15 被阅读0次

    【原创作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理解对了吗?

    作者:吴又洛

    《三国志·吴志·吕传》有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现在常常听人动不动便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显然已经用熟用滥。殊不知这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理,中国文化很多东西讲究一个“悟”字,那么这句话细细品来至少有三点:

    一、“士”究竟指谁?

    并不是说谁随随便便别三日便能刮目相看的,大部分人别说别三日,便是别了三十日,别了三年,依然如故。反而很多人会怀疑,这话真是没道理。其实,这没有弄清楚主语是谁,主语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什么人,你首先得是“士”。 

    那么什么才是“士”呢?“士”,按照字典的解释是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也就是说,并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称为“士”,而应该是从政的知识分子,更多的指的是从政的君子,是从政的德才兼备的人。

    二、“士”有何不同?

    我认为能真正称得上“士”的人,都至少有三点:

    1.知耻。有道是“知耻而后勇”,所以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遭受家人羞辱,便会“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最终佩戴五国相印,纵横天下。而这句话的引用处《三国志·吴志·吕传》里面的吕蒙,正是受了孙权的激发,才埋头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名将,而不是“吴下阿蒙”(没学问的阿蒙)。

    2.自省。《论语·学而》篇中有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千百年来儒家知识分子遵从的金科玉律,每日反省自身。清末名臣曾国藩更是每日写日记,总结自身不足,及时改正,日渐完善自我,这本身便是自省的一种重要表现,这也是几千年来“士”自在修为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3.自新。中国儒家经典《大学》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每日革新,每日都有进步,那么三天之后,必然有所不同。有道是“一日不练功,自己知道;二日不练功,老师(评委)知道;三日不练功,观众知道。”作为演员,三天疏于学习尚且有明显变化,那么作为君子,每天勤勉自新,三天之后也必然迥然有异。

    三、为什么“刮目相看”?

      正如刘邦、刘裕、韩信等英雄一样,“士”常常出于寒微之末,可能就是哪个村子里的“张小毛”“李小狗”,他们可能泥巴窝里长大,也有很多光屁股玩大的朋友。有一天突然被人发现成了了不起的人物,往往会流露出一副“鄙夷”的表情,“那不就是隔壁村里的小毛子吗?”小时候还干过什么什么糗事,“还偷过我家的红薯哩”,也没看出有什么出息。他们说的没错,那确实是“张小毛”“李小狗”,不过他们认识的“张小毛”“李小狗”,就像《如果爱》的孙纳说的那样“早已经死了”,现在脱胎换骨成为了另外一个人,而他们认识的不过还是昨天那个已经死去的人物,现在这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朱元璋称帝后,那个跑到朝堂上与他回忆一起偷豆子的可怜旧日同伴,大概永远不会明白这些道理。

        “士”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次脱胎换骨,要经历很多次“凤凰涅槃”,他的人生也要经历过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之后,他便不再是从前那个人,他要在似乎不变的外表下,完成一场又一场精神和思想的蜕变。而他的朋友,也总是那些与他一起变化的人,最终达到共同境界和思想高度的人。

        今日之“士”已非昨日之“士”,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便是变化,“士”别三日,需刮目相看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作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理解对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gb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