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为何家会伤人》听书摘录

《为何家会伤人》听书摘录

作者: 盼望_c5ec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20:20 被阅读0次

      很多人都相信,家是温暖的港湾,而家人也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但是很多家庭却经常上演很多悲剧,有的夫妻会因为各种原因反目成仇,而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会因为在一些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最终酿成了苦果。

      出现这些问题的表面原因有很多,但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没有处理好家庭中最重要的两种关系。哪两种呢?一个是夫妻关系,一个是亲子关系。

      只要处理好这两种关系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家庭中的问题,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武志红。

      他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来又取得了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毕业之后,他除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还曾经主持过《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今天为你分享的这本《为何家会伤人》就是他专栏文章的合集。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角度,对中国家庭有更多了解,也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去改善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幸福和平安。

      那么接下来,我会分三个部分来为你解读《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很简单,记住下面这三句话就行:

      第一,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第二,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角色在父母;第三,我们要避免以爱之名给家人带来伤害。

      好,现在开始我们的学习吧!

      为什么说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在家庭中,主要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夫妻关系,这个很好理解。而另外一种,是亲子关系。

      注意,这里提到的亲子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指父母与未成年幼儿的关系。对女性来说,而是会更细分为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三种关系。

      因为亲子关系牵扯的人多、事多,现实中很多妈妈不自觉或者不得不把亲子关系放在关注的首位。比如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如果有了儿子,父母很快就会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对夫妻彼此的关注。但是作者却在书中告诉我们,在家庭中,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夫妻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为自己将来糟糕的婆媳关系埋下了隐患;另外一个,就可能会让产生严重的恋子情结。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问题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很多家庭看起来也都挺好呀?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解释的。

      首先是常见的婆媳关系问题。

      很多人看婆媳问题,只看到眼前两代人沟通不好,其实分析这个问题,要往前翻,去看看婆婆当媳妇的时候,她遇到了什么困难。

      在一个家庭里,什么关系是最紧密、最坚韧的?当然是血缘。而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媳妇在血缘上处于相对的劣势,跟她在血缘上最亲近的是谁?是她的孩子,而不是丈夫。如果媳妇跟丈夫的感情不好,她只能把精神寄托在自己儿子身上。对她来说,孩子才是她最亲密的人,而不是丈夫。

      这在孩子长大以后组建自己家庭的时候,终于熬成婆婆的媳妇很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她非常难过,觉得失去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时候她就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新妻子建立亲密的联系。

      而这时候的儿子,如果分不清自己母亲背后的动机,听任母亲在他的新家庭中指手画脚,不管什么事都不和妻子商量,从来都只是把父母的旨意当做第一命令。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新加入的媳妇就无法产生家的感觉,就为后来出现的很多问题埋下了隐患。

      而除了婆媳关系以外,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难免会疼爱孩子,但是父母不能为了“爱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

      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会经常有这样一种情况:

      妈妈白天在外面忙工作,晚上和周末又一心扑在孩子的学习上,对自己的丈夫不是抱怨就是不理睬。

      给出的理由总说是为了照顾孩子,但这样的借口在作者看来显得既虚假又错误。

      作者认为,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是享有优先权的。这是因为稳定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如果夫妻关系都搞不好,又怎么敢说自己能照顾好孩子呢?

      在儿童心理学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

      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和心理成长来说,3岁至6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而是否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夫妻关系就是关键。

      作者在这里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给我们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他说孩子的3至6岁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俄狄浦斯期”。通俗解释就是说,男孩会在这个阶段出现恋母倾向并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并且嫉妒母亲。

      他们都期望取代父母中的同性而和父母中的异性建立唯一的关系。

      在孩子的这个阶段,如果父母有意无意地顺应孩子的这个愿望,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中的异性,并且与同性父母疏远。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会发展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只喜欢结交异性的朋友。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想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稳定平衡。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一些主流的心理学者认为,如果父母都爱孩子,而他们同时又相互深爱着对方,那么,他们就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自己对另一半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无论是父母中的哪一方都非常爱他,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都是对方最好的伴侣。

      作为他们的孩子,他只要安心地享受着父母给他的爱就好了。

      而把夫妻关系放在亲子关系的前面,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呢?

      好处很多,比如说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爸爸妈妈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开始,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心理学里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人的行为是模仿和学习得来的。家长相互之间展现出好的互动关系,孩子就会学到。如果家长没有好的互动,比如不会交流、经常发火,孩子就没办法靠自己掌握跟别人有效沟通的方法。而且,如果爸爸妈妈彼此相爱,并且也深爱着孩子,孩子也会慢慢地学会爱自己和爱父母,最后还能学会爱其他的人。

      另外,在孩子长大后的恋爱关系中,父母的影响也非常深刻。

      作者提到说,我们理想中的恋人原型,就来源于我们潜意识里的父母形象。很多时候,我们还会刻意去寻找与父母不同的人。但实际上,恋人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常常是他们与父母相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经常感觉到的,那种熟悉的陌生人。就像是一见钟情,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是我们拿着一个模子到处去套,套中了一名异性,就一见钟情了。 你以为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恋人,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你自己潜意识里对父母的执着而已。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摆在第一位。一方面,要尽量避免让上一辈过多地干涉夫妻两个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夫妻两个人也不应该把孩子作为唯一的最爱,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孩子的健康正常非常重要。只要夫妻关系好了,其他的家庭关系就更容易解决了,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解决其他关系问题的基础。

      很多问题表面上是孩子或者婆媳问题,分析下去其实都是夫妻问题。所以,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就是,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umber one。

    02 如何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

      在了解了夫妻关系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亲子关系。

      在很多家庭中,如何养育好孩子,怎么去处理好和下一代的关系彷佛是家庭永恒的主题,也是最大的难题。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呢?

      首先,对于亲子关系来说,父母要明白,分离和爱同等重要。

      在作者看来,分离和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会成为他自己。

      这里爱的重要性,可能大家都比较清楚了,但对于分离,你可能会比较陌生。

      作者为什么会强调说分离也很重要呢,这是因为他认为分离本就是生命的重要内容。

      具体来说,孩子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比如孩子与妈妈的第一次分离,就是分娩的过程,婴儿离开了妈妈无比舒服的子宫,痛苦地来到了这个嘈杂的世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自然分娩过程中,妈妈与孩子经历的痛苦,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抗挫折的能力;

      而孩子第二次与妈妈的分离,发生在孩子6个月到3岁的时候,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婴儿有了自主性,开始形成积极探索的特性。

      第三次分离是孩子与家庭的分离,这个过程最为漫长,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我们成人才结束。这种分离正常成熟的模式表现为孩子一方面很爱家,但另一方面又喜欢独立。

      这个过程很漫长,而且不同的阶段孩子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感受,所以要求父母根据不同的阶段、孩子的性格去做调整。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双方这种磨合的过程,有的时候能有好结果,有的时候会带来问题,比如孩子过早逃离或者过度亲密。

      如果父母拒绝分离,孩子很容易会受到伤害。

      因为孩子和父母的认知总是有差异的,如果两个人长期地腻在一起,亲密的关系反而会成为累赘,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

      其次,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能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从小对各类事情的反应,其实都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表现得轻松,那么孩子也会表现得轻松。反过来说,如果孩子对一些事情感觉到了压力,这种压力同样来自于父母,和孩子内心本身没有关系。所以说,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先学会自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一些父母,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就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比如,在很多家庭中,孩子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干,节省出一切时间去学习,去上各种课外辅导班。一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报了个什么班,自己家的孩子也一定要报上,生怕落在人后。这种将压力转嫁给孩子的做法造成了一种“双输”的局面,对孩子和家长都有危害。

        对孩子来说,这样做会加重孩子的学习压力、压榨孩子的自由空间。比如把孩子原来应该玩耍的时间拿来学习,是一种侵犯个人空间的行为。给孩子传达的观点就是只有学习重要、学习成绩是评价人的唯一标准,但这种标准显然是偏激的。同时,这种情况也会限制父母的个人发展,这是因为如果父母将过多的时间投在孩子的身上,自然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一些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寄托给孩子实现,而自己畏惧困难,长期停滞不前。如果孩子学习不好,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焦虑,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双输的局面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

        一是给孩子留出足够的个人空间,如果家长包办孩子的成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孩子就学不会自己做决定,学不会果断和思考;

        二是让孩子自我成长,家长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家长可以更多地关注个人自身的成长;

      三是进化爱的方式,在以前物质匮乏的时代,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享受,去保证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到了现在,物质比较丰富,已经居于次要地位,所以父母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从关注物质的爱进化到关注精神的爱。

      最后,我们也要明白,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父母不能主动地将孩子卷进他们的冲突,要让孩子明白,他们不需要与父母“联结”在一起。这其实也是孩子要学会与家庭分离的一个内在原因。

      很多父母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好,他们会把家庭的矛盾牵扯到孩子身上,这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因为看着自己最亲近的两个人出现问题,孩子很有可能会去做一些自我伤害的事情,目的是拯救父母的关系。并且这种自我牺牲的策略常常会取得成功,父母会再度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来,不再去理会他们自己的问题。比如说作者在书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小雨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女孩,在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一。但从初三开始就产生了一个不断洗手的毛病,一天经常洗上百次,即便把手洗出血也没法停下来。此外,她还失眠,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下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妈妈怀疑爸爸有了外遇,并且经常向小雨倾诉自己的苦恼,妈妈脆弱的承受能力影响到了小雨。因为在小雨的潜意识里认为,只要治不好自己的病,父母的关注点就会在她身上,就不会吵架,所以小雨就一直把自己陷在生病的状态中。而想要让她好起来,就不能只处理她自己的问题,而是要把她父母之间的问题也考虑进来。

      其实,故事里小雨的不幸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父母能否意识到这种情况,能否正确处理好家庭里的关系。

      我们每个家庭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问题,当孩子为了家庭关系去做一些自我牺牲的时候,家长要能意识到这些做法。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并且接受孩子的善意。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懂他的意思,同时也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关孩子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既感受到了父母的理解,同时又认识到自我牺牲的行为是错误的。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第二部分的内容。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要首先反省自己,孩子的问题大多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作为父母,不要跟孩子过度紧密,要懂得分离,也不要将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

    对孩子的“真爱”是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且帮助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而不是从头到尾替孩子做选择,替孩子做事情。

      03中国式家庭有哪些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从前面两个部分中,我们了解到,维护好夫妻关系和处理好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很多误区,应该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中国式家庭中的问题,琐碎又严重,前面提到的那些还远远不够。所以接下来,我们再为大家分享几个家庭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学到更多。

      首先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目标,容易出现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认为根源是孩子的真实感受被忽视了,导致无法形成真实的自我认知。中国无数的父母在为孩子日夜奔波,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家长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自我存在感和自我认知的形成。

      一个孩子如果存在感很强,又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会很容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需要怎么去做,也就不容易陷入迷茫。

      很多人从小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自我定位也不够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忽视。

      作者认为,一个人从别人的感知和反应中,才能够发现自己相对真实的存在。所以,那些没有清晰自我认知的孩子,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被别人感知到,也就是说他们的感受没有在其他人那里得到反馈。

      对孩子的感知,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做得不好,忽视孩子的感受,孩子就可能会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父母做得不好的原因通常有三种,分别是忽视、双重矛盾和僵尸化。我们来一一简单解释一下。

        忽视就是父母没有精力、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能力看到孩子的感受。

    具体表现在,如果孩子在婴幼儿的时候总是感到很孤独,那么孩子就会变得十分渴望被看到,但往往又得不到关注。

      而双重矛盾,意思是孩子既不能做A,也不能做B,这是一种双重的束缚。表面上父母希望孩子做A,但你真做到A了,他们会不高兴。因为内心里他们希望孩子做B,但孩子如果做了B,那他们可能也会不高兴。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怎么做都不对呢?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当一个母亲张开双臂欢迎孩子的时候,孩子扑上去可能感觉不到她的拥抱会多有力,因为母亲可能并不是真的想抱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不扑上去,那做母亲的还会埋怨孩子。这其实是父母一种内心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

      那什么又是僵尸化呢?简单的说,就是父母希望孩子一动都不要动,孩子的活力,只能体现在执行父母的意志上。他们希望孩子只是他们手脚的延伸,而不要有任何自由的意志。

    这是因为父母有严重的不安全感,他们要掌控一切,所以不惜打压孩子的自由意志。

      好,简单总结一下,不管是忽视、双重束缚还是僵尸化,包括其他破坏孩子感受的招数,其实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上,在婚恋关系上,在工作以及社会中都有可能存在,都会破坏一个人对他自己感受的信任。这些招数听起来很复杂,但破解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信任你的感觉。

      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你真实的感受能力。

      接下来我们再说中国家庭中的第二个大问题,那就是在中国家庭中,存在着很多的假自我。所谓的假自我,是说一个人的身体和他的内心是分离的。身体没有与真实的自我结合,去哪里了呢?是去寻求与别人的自我结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别人活着,什么事情都围着别人的感受转。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假自我是普遍存在的,也非常有市场。这是因为假自我不光在家庭中得以培养,在社会上也得到提倡。

      作者提到说,贬低个体的身体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规范,一直是儒家文化的主旋律。

    而长期处在这种主旋律中,会让很多人有一种圣人情结,这种圣人就是泯灭了自己的欲望,完全为别人服务的人。

      作者认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是服务于别人的。

    由于毕竟不是真实的自我,所以假自我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现象。

      比如说,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就是迟钝,也就是当身体遭遇到一些刺激的时候,反应总会出现慢一拍的情况。

    不仅这样,假自我的人感受也不够清楚和鲜明。

      其实,迟钝只是一个表面反应,更深的逻辑,是假自我的人将身体与自我分离,并将真自我割裂到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

    所以身体的伤害也不容易让他们感到特别疼痛。

      比如,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女士被人踩了一脚,她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但等到下车之后才发现这一脚把她踩的很厉害。因为在公交车上的时候,面对拥挤的人群,这位女士呈现出一种假自我的状态,将真实的自我保护了起来。虽然外在的身体受到了刺激,但却没有及时的反应。

      所以说,迟钝是身心分离的结果,没有对真实自我的关注,身体的感觉就变得没有那么敏感了。

      无论我们觉得自己是真自我还是假自我,我们都要明白,大家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父母和孩子更要明白,你的身体,不是别人的工具和奴隶,更不是别人身体功能的延伸。

      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最后,家庭中充斥着太多关于爱的认知误区。比如“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这一类的俗语一些人觉得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很多严重的问题都是在爱的名义下造成的。就拿“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句话来说,就受到很多人的追棒。但是,从逻辑上来说,这句话很容易被驳倒。如果非要举生活中的例子,这样的事情也有很多,并且通常都很可怕。随便在百度上搜一下父母虐待孩子的案件,就会罗列出很多,而且有些行为的性质极为恶劣。

      为什么一直会有虐待孩子的事情发生呢,似乎这种可怕的事情是可以遗传的。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比如,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冷酷甚至残忍地对待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者坏母亲的事实。我们这个社会,特别推崇孝顺,即便是父母伤害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抑制情感上的仇恨,而父母又是不能恨的,于是他们就把这种仇恨转嫁给其他人。这种转嫁,是社会上很多恶行的基础,社会中的恶,往往滋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家庭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欧美国家借鉴一些做法。

      他们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体系来监督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如果父母严重不合格,可以剥夺他们的抚养权。

      我们也应该记住,父爱和母爱虽然是伟大的,但并不代表,一个人有了孩子之后,就自动成为好父母了。作为父母,必须要认识到,真爱不是简单的事情,要不断检讨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第三部分的内容。在我们中国式的家庭中,存在着很多的教育习惯和传统观念,里面有好的文化传统,当然也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误区。比如,对孩子真实感受的忽视,容易让孩子活在焦虑和孤独中;假自我的存在又让孩子的身心分离,无法与外部世界建立真实的联系,彷佛生活在虚幻中;家庭中存在的一些假爱又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催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对此,我们唯有直面问题,剖析自己的内心深处。

      好了,前面所讲的就是《为何家会伤人》全书的精华内容了。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现在总结一下:

      首先,在家庭关系中,我们要将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如果夫妻关系处理不好,婆媳关系和亲子关系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一个好的夫妻关系,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其次,处理好亲子关系。首要是在父母,为人父母,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也不要将自己内心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你是你,孩子是孩子,父母的问题要自己解决,不要让孩子卷入父母的纷争中。

      最后,我们的家庭中,存在着很多常见的问题。不要以为这些问题与你无关,或者不重要,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而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又比如,喜欢掌控孩子的一切,将孩子的身体作为自己身体的延伸。还有一些事情是,以爱孩子的名义对孩子造成实质的伤害。我们先意识到问题,才能想办法去解决。

        好了,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期待下一本书与你相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家会伤人》听书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jb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