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位同事突然发微信给我,说她要参加院上的师德师风比赛,请我给她看看她的演讲稿,我欣然应允了下来。
晚上忙活完,特意打开电脑,把她的稿子传到电脑上查看,方便做批注。看完了同事的稿子,我发现最大的问题是严重超时了。因为这个演讲比赛我也参加过,我记得是限时5分钟,照她这个长度,恐怕都八九分钟了。
为了核实我的记忆是否准确,赶紧把之前参加比赛的稿子搜了出来,果不其然只有1400字不到,我记得当时我还超了十几秒。同事这个稿子都快2500字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大幅度删减字数,后来一问才知道,她以为演讲时间是8分钟,幸亏她让我看了,要不然这可出大问题了。
看着稿子,我开始做批注,结果改了不到两段,发现越批注越混乱,原因是这篇稿子没有主线,当然可能也是我没有领会同事所围绕的主线。因为要删减至少一千字,那么她原稿中罗列的三个问题就不可能都保留了。
我以为的演讲稿一定要有真实案例,要体现真情实感,避免高大上、假大空。同事在这一点上倒是和我非常合拍,她列举的例子多是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包括自己亲身经历的。但是因为篇幅太长,就显得有点罗嗦。
再就是有一些语言我认为过于随意了,她可能以为演讲就要侃侃而谈,不要过于死板。但我以为在一个正式的舞台上,在有限的时间内,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应该字斟句酌,即使是让别人听起来的自然而然,也是精雕细琢过的自然,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然。有一些字眼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比如说“搞”、“弄”这些字就是。
改到最后,我直接上手按照1400字的标准,遵循一条主线,紧扣主题,理实相辅,给改成了一篇成稿,发给了她。并且解释,我的修改仅供参考,希望她不要介意。同事连连感谢,说本来实在不好意思麻烦我,结果我还费这么大功夫给她改。
我发现自己适合当一个编辑,因为对于改稿这件事,我好象还挺乐在其中的。仔细起一想,我给身边很多人改过稿,什么演讲稿、讲课稿,还有教案,甚至我们书记有一次把他的述职报告都给我让我给他看看,结果我不自量力地直接在他的稿子上勾勾画画改了一通哈哈,想起当时我把稿子还给我们书记时,他那略显震惊的神情还觉得有点搞笑。
发现帮别人改稿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可以厘清思路,激发灵感,也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锻炼吧。反正每次对于类似的求助我都是有求必应、乐此不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