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梳理台剧时,总是吐槽大陆言情烂俗剧中的女性形象,但想一想,还是有些不忍,毕竟沙里淘金,从央八到浙卫再到小成本网剧,还是有很多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
比起仙剑系列的女性角色,早初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昭君出塞》里的昭君,《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还有刁蛮公主。也是言情打底的故事,那个时期的女主不需要十全十美,甚至有犹豫,有挫败,有选择,李彩桦版的昭君诠释了无名宫女在宫廷里,宛若浮萍,选择和亲是她的优选,也是这个时期,我慢慢理解历史的和亲公主,虽然电视剧美化了爱情,呼韩邪单于胆大心细,远见卓识,构建了一个爱情乌托邦,但是水土不服,恨嫁他乡,还带着政治任务的坚强女性还是饱满地表述出来。穆桂英和刁蛮公主,这两个角色带有野草般的韧性,女性不囿于传统的使命,有不差于男性的武力和智慧,也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事业,也在矛盾中选择忠义。这些人物,在正史中也许就是寥寥一笔,甚至是男性革命的背景板。她们勾画了我童年时期对女性魅力的追寻。
我的青春期是断层的,一下子快进到大学时期。《灵魂摆渡》算得上是我心中最好的网剧,而那个时候,我以为以后一定会有更好更多的剧超过她,结果是绝唱。 最震撼我的故事是织女,造神到毁神,织女不过是个象征物,当在祈雨仪式中有所收获时,织女便是女神,享受村民的供享;当无所获时,敬慕变成唾弃,织女便成了弃子,弃子又不足湮灭民愤,于是男性蒙着头套轮奸了她,之后又用石刑处死了善良的女孩。这个故事直接扭转我对各个神祇故事中女性角色的认识,牛郎织女中织女真的心甘情愿去为牛郎生儿育女嘛,孟姜女哭长城哭的真的是爱情还是暴政下被裹挟的自己,宙斯艳情故事背后的被赫拉报复的女子又何其无辜,美杜莎的蛇头是不是太辱女, 海豹蜕皮又回归海洋留下的歌谣是教女儿自由吧……明明是他者叙述,这个故事解构了我对传说女子的认知,演员悲伤绝望的最后一眼,有悲悯,也有不甘,以至于那股恨被弟弟以灭族的惨烈去复仇。其他故事也很出彩,另一个喜欢的角色是从归墟回来的姐姐玫瑰,深海中死去的姐姐带着对妹妹和丈夫的爱,回到人间,故事设定也很迷人,一开始以为是恶,结果是善,鲛人吃掉死者,带着执念圆梦。演员台词甚少,只有最后归于大海时对妹妹的呢喃细语,并留下一个孩子,给活着的人以希冀。
那个时期的女性角色还是熠熠生辉且多姿多彩的,同期有部网剧,我已然忘记名字,以两位性格迥然的女性串起的故事,两位女主也是很有特色,那个时候也不称之为大女主,只是各种想法去实践,去呈现的。《法医秦明》里的李大宝也很是可爱,经典三人组的友谊,她敢冲敢闯,还有狗鼻子一样的技能,喜欢吃饱再工作,谁说不是大家理想中的工作状态呢。秦明和林涛也会在她面临危险时为她赴汤蹈火,反之亦是如此。这样的形象是鲜活可爱的。后面被媒体称道的甄嬛和盛明兰,也很经典,但她们身上被规训和压抑的地方太多,要是说从反封建角度去解读的,还是很有价值,但女性成长方面可取之处并不多,毕竟是封建剥削压迫下的存在,两位演员诠释得还算经典,说到此,不得不感慨,赵丽颖对女性剧本的选本还是挺有想法,也有走正剧的野心。
再之后,出彩的女性形象,应当就是《大宋少年志》的赵简和《御赐小仵作》的楚楚,难得的古装剧的清流,真正知行合一去实践女子梦想的人物。犹记得赵简为了追寻心中道,跪拜父亲所说:“我今日走,是为了求我心中之路,世间万物阻我,不死便不屈。”王倦的功力一如既往,《舞乐传奇》和《木府风云》里女性塑造得也是有这等大气,带着侠,带着忠,带着义。说到底,有时候,编剧真的很重要,但似乎这些年,好编剧总是难以表达,是否是演员权限过重,使得编剧独立性失衡,也让我们难以看到一个个真正有生命力的人的剧作。
细说下来,也有很多出圈的配角,但电视剧是整体表达,二次创作也无法取代一个完整作品的表述,很多演员也活在虚假繁荣中没有精进演技,很多有过出色作品或角色的老演员也很是不作为,故而剧本的魅力也无法彰显。另外,主题的正确,真的存在在很多正剧中,那些角色非常典型,但不经典,彷佛失去灵魂的完美人设,你不得不敬佩她们,却无法爱她们,尤其是女性群像,不外乎在贤惠和敬业中浸泡,舍己为人。我们也不忍心给女英雄染上一丝丝不堪,故而又是一段规训与造神的活动。电视剧的意义是什么呢,教化是其重任,娱乐是辅助,但它展现的也是一段人生,没必要如此局促吧。
希望能看到更多更鲜活的女性形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