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65篇《王风 黍离》(全)

《诗经》学习第65篇《王风 黍离》(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5-21 15:1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65篇《王风  黍离》

    【原文阅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参考】

          看那黍子一行行,谷子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苍天也叹奇,怎么会有这样人?

            看那黍子一行行,谷子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苍天也叹奇,怎么会有这样人?

            看那黍子一行行,谷子穗儿沉甸甸。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苍天也叹奇,怎么会有这样人?

    【字词注释】

    (1)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

    (2)离离:行列貌。

    (3)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4)行迈:行走。

    (5)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6)中心:心中。

    (7)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8)悠悠:遥远的样子。

    (9)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诗歌赏析】

            本诗为《王风》的首篇。《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人也多认同为东周大夫悲悯宗周灭亡之诗。不过,此说并无实证。

            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的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主人公走过了黍子地、谷子田,忽然感到一种哀伤。从“彼稷之苗”,到“彼稷之穗”,再到“彼稷之实”,随着时间的改变,禾苗发芽,结穗,收获,这个完整的过程,只改了一个字——苗、穗、实。这是从春天到秋天,一棵稻谷从插秧开始成长,长到现在这么饱满,时光流逝,我徒叹息。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诗人厉害的地方,刚刚讲完“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读者还不太知道他要干什么,马上就接了一句: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算了。人在最孤独的时候,就会觉得为什么要解释我的心情?!

          一个人敢在写诗时说,不在意别人懂不懂自己的哀伤和忧愁,这是了不起的。他的忧愁已经到了自己认为无论怎么讲别人也不会懂的地步。可以把情感讲到这种程度,《黍离》堪称是诗的最高范本。

          《氓》还有一点觉得受了欺负,想要人家懂得自己的意图,《黍离》却是一副“说了你也不会懂”的架势,所以下一句直接转向了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一句似乎很奇怪,因为不是作者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看天,而是从天的角度来看人,好像是天在看着他说:“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呢?”有的翻译是“遥遥远远的老天呐,是谁害我离家走”,这样一来,诗的意象就被缩小了。“悠悠苍天”是一个画面,作者不是从自己的心情出发,而是从天的角度来打量自己的孤独,其实是在讲他的哀伤没人能懂。

            在那么一大片庄稼地里,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前途涌现着无限忧思,不禁发出对天的呼叫:“悠悠苍天,此人何哉!”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呢?这正是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诗中重叠咏唱的字句、回还往复的旋律,表现出的绵绵情思,情调悲凉,沉郁顿挫,深刻地传达出作者无可排遣的痛苦和忧思。每章用词稍变,一层逼近一层,时间上由夏到秋,空间上由人到物,由眼前的景物到对自己心中的怀想,无不传达、烘托着诗人的感慨和悲哀。

            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讲述任何事情发生,只是描述了那种深深的忧思之情。我们完全不知道“此何人哉”中的“何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这么哀伤。然而,任何一种生命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绪情感。阅读者往往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也正是如此,《黍离》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是妇孺皆知的佳句。后世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有人说“汉语绝顶之诗中,必有《黍离》”之说,强烈赞同。

    【《黍离》的反思探讨】

    黍离之悲

            公元前770年,天塌西北,中国史上有大事。最是仓皇辞庙日,周平王在犬戎的碾压下放弃宗周丰镐,放弃关中山河,将王室迁往东都成周——当时的洛邑、如今的洛阳。周朝不再是君临天下的政治实体,大雅不作,颂歌不起,在《诗经》中,成周王城一带流传的诗,列为《王风》。

          平王东迁不久,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面对此情此景,故化而为诗。

          《毛诗》的故事在诗中其实找不到任何内证。其中,时间、地点、人物,都具有启示性的含混和确定:那就是周大夫,别问他是谁;那就是宗周,别问为何不是别处;那就是平王之时,别问到底是何年何月。毋须问,必须信。

            如果按照这个故事设定去分析,这首诗距今两千七百多年。《毛诗》成书于西汉初年,以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河间献王向汉武帝进献《毛诗》计算,上距周室东迁已经640多年。

          《黍离》支持《毛诗》的故事,它也可以支持任一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会被后世那么多人认同呢?因为当《毛诗》讲述这个故事时,它是把《黍离》放到了华夏文明的一个绝对时刻——类似于告别少年时代,类似失乐园。西周倾覆带来的震动和绝望,对于当世和后世的影响都是无比强烈和深远。

          这首伟大的诗,它有一种静默的内在性,任由来自外部、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在其中回荡。后世因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现代研究者或认为是奴隶制走向衰亡过程中,旧贵族悲叹没落之作。这首诗由此成为汉语的、中国人的本原之诗。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意思是说,历史是对客观事件的记录,诗是对心情的记录,在所有事件结束后留下情感的结语。事件会消失,可是心情会变成永恒。这也是为什么汉语诗作中描写心情的诗特别多的原因。

            此诗历代流传,影响很大,后世文人写咏史怀古诗,也往往沿袭《黍离》这首诗的音调。从曹植的《情诗》到向秀的《思旧赋》,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无不体现着《黍离》的兴象风神。而“黍离”一词也成了历代文人感叹亡国触景生情常用的典故。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无达诂

            《诗经》从成书起,注解就众说纷纭。汉人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意谓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有鉴于此,注释者权衡众说,都是选取自认为最贴切、最能反映原意的那一种说法介绍给读者。

            不过,读诗最怕在诗里找答案。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楚地描述生命情状时,他会选择用诗来描述,因为诗里有另外一种对生命的观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解释生命现象,有些东西可能会很有哲学性,很有逻辑,但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诗化的解释。

            这是一种更为宽阔的解释,它可能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但肯定不是一个答案;也不要希望自己在读完一首诗后,能产生道德或者情感上的领悟。诗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生命的状态,而不是马上对生命下个结论。

            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人的心情更多的时候是混杂的。

            例如,《氓》里的那个女子看到桑树的叶子变黄了,桑果掉落了,内心有一种对生命的感伤,因为她也老了。这是十几岁时谈恋爱的少女的青春过去了,她的心情也苍老了的转变,是《诗经》中最贴近生活的情感。所以,说《氓》是“弃妇之诗”,或说《黍离》是“亡国之诗”,太笼统了。

            “诗无达诂”就是提醒我们,一首好诗是没有固定解释的。诗是很复杂、很丰富的东西,绝对不要试图给一首诗一个非常固定的答案,而把它限定在不能扩大的意义里。

              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岂不知很多东西一旦变成教科书,就变成了考试与答案。但是,人最终还是无法逃离对生命的真诚,所以幸好我们还存有《诗经》这样的东西,在五经当中,“诗”是最贴近事实的文体。《诗经》帮助人们去感受生命、思考生命、领悟生命,而这些感受、思考、领悟,并不是答案,当然也与考试无关。

    参考资料: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中信出版社·道善文化,2014年1月

    李敬泽:“《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节选)”,《散文海外版》2020年第8期,散文海外版编辑部,百花文艺出版社,2020年8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65篇《王风 黍离》(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pc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