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一则社会新闻,说一位单亲爸爸为了照顾孩子辞去了高管职位,全身心照顾孩子17年,甚至这17年连每天的菜都要力求做到不一样,他还专门开设了公众号,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博物馆”,事无巨细地记录孩子的一切,终究把孩子送进了世界名校,他自己也成了“模范爸爸”,屡次登上媒体头条,广受赞誉。结果呢?他的孩子在异国他乡没多久,就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 生 命。
再一则,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对 68 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中国 0~17 岁儿童中:遭受躯体虐 待 的发生率为 26.6%;遭受情感 虐 待 的发生率为 19.6%;遭受忽视的发生率为 26.0%,你可以说这个分析不够全面/科学,可以说上面那个案例中孩子自身存在缺陷,但不能否认我们这片土地上家长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是我的孩子,我要对Ta负责”,这种观念没有错,但如果所谓的“负责”只是为了获得世人的赞许&自己幼儿式的愿望,而不是从孩子真实的需求出发,甚至亲子角色颠倒,不惜牺牲孩子自我实现的机会,这样的“负责”又有多大意义呢?
育儿从来都不是家长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双向成长,如果这个过程中孩子出现问题,相比责骂孩子,父母更应该多反思自己,看到自己不足的,甚至可以说是幼稚的一面。
小孩子可以不了解大人,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大人,大人没理由不了解小孩,毕竟大人当过小孩。如果成年人始终无法认清自己最真实的模样,明确自己的定位,结果将是整个家庭的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