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唤醒周一的不是闹钟,而是全方位立体声的暴雨。
昏暗的天色,带不起房间的亮度。昏沉的睡眼,拉不起未醒的身躯。
周一的通勤之路,注定波涛汹涌。
艰难复位的灵魂,机械地拖着身体挪动,经过瞥了一眼抽湿机,
“95。里里外外都不想让人干爽啊……”
龙舟水,来得快来的凶,走得也快,也特别会选时机。
各大早晨打卡时间过得差不多了,这场雨也就停了。
这一天,都没有再回头。
一波不痛快,精准地惠及了每一位上班上学的赶路人。
犹记得,小学走路回学校,还挺喜欢打着伞,用穿着塑料凉鞋的脚,与路上的水洼玩水花的互动。
比较野的童年时光,貌似对衣裤的打湿一点都不在意。
更在意,扬起水花那一刹那的过瘾。
中学骑自行车回学校,校服的白裙子、白裤子,以及校鞋的白布鞋,让雨天变得不再可爱。
自行车轮胎与地面摩擦溅起的水花,还有泥巴,都能让白色不再纯洁。
过于显眼的同时,还不好清洗。
工作后骑小摩托上班,疾驰的车辆,给套了两层雨衣的我,体验陆上波浪的痛快。
劈头盖脸从身旁扑过来,车身不禁晃动。
眼前头盔的挡风板除了混黄的水花,前途陷入了短暂的几秒「画面丢失」。
暴雨天,为了安全,只能龟速前行。
即便,后来开上的小汽车,不讲究的巨浪依旧会在路上重复上演。
可能,不减速过水洼的驾驶者,觉得那样很帅。
或许,不减速过水洼的驾驶者,觉得那样能给车底来个免费的清洗。
反正,个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很糟糕。
我想,从认为雨天不可爱的那天开始,就是彻底告别童年的开端了吧。
因为在雨天前行的目的地,有更重要的事务,以及更沉重的责任,等着自己不得不去履行。
原本「不得不」已然有些许不痛快,自己便不希望过程中横生枝节,徒增更多的不痛快。
比如,路上的堵塞,衣服的湿黏,约定的改期……
比如,在那条远离市区的村里上班的那年。
进村的唯一道路重建,路面破碎的水泥被清干净,只剩下一片黄土。
也是恰逢龙舟水,一夜变泥潭。
前辈在前面叮嘱我要小心,我心里除了小心还有个更强烈的念头:
“把握好平衡,千万不要用到脚!”
往往最不想发生的,最可能发生。
小心我做到了,无奈平衡还是牺牲了鞋子。
一脚黄泥来到单位门前,里面的袜子也喝饱了泥汁。
雨天,在工作日里,真的一点都不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