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学习笔记之乾卦—坤卦的猜想
《易经》是一直想了解的一本国学书,并不是对国学有多热爱,更多的是被它俗世中的神秘感吸引了。有了兴趣,就有了行动,很无奈,我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几次尝试,它都隐在云雾中,无法识得直面目。
有幸,李源老师开了《易经》课,半年多的学习下来,我总算是抹开了眼前的迷雾,可以远看它的容貌,仍然高山仰止。但不会为此气馁,看到了,如果想识得真面目,只要付出毅力和时间去进入山中了解它。
学而时习之,不矣悦乎?今天在路上,忽然涌起一点灵光,我把它归类为猜想,记下来,细思索。
今天想到的是乾卦和坤卦可能代表的意思,因为乾卦用天象来解,坤卦用诗句来解,就可以得出一种可能:乾卦是指导农耕的时间表,而坤卦则是丰收的赞歌。八卦相传是伏羲所作,后来周文武做了革新,成了六十四卦集在一起为《易经》。商周时期,也是我们农耕文明起步的时代,看天吃饭正当时。农业的出现,使得人口增长有了物质基础,农业兴旺是一个部族一个国家能够强盛壮大的基础。有了农业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我们的文明几千年都是农耕文明,历朝历代都以农事为国之大计。
以司马迁的《史记》所记,周文王兴农事,善农事。这是有家传的。周文王的先祖稷是唐尧时代的农师、后来的弃、公刘、古公亶父到周文王,几百年来的传承,他们一家人的农业积累不只是经验,更是部落的壮大,人口的繁衍,成了岐山下不可忽视的力量。务农,是姬家的家传,有实践更有理论。
我在猜想,当时商朝统治区域是农业技术最发达的部分。在把文字写在龟甲和金器上的时代,家传知识不是个容易的事。能把事情记录下来的只有王公贵族才有条,他们可以把重大事项刻在龟甲上,在骨上,烧在金器上。给后人留下个专业论文也是不可能的,简洁清晰的留下前人的经验,或许就是八卦原来的意义所在。
先看看乾卦的解法。以下是李源老师课程里的记述:
以闻一多先生(《周易义证类纂》)认为乾卦里的六个龙和天上的二十八宿有关。共有四组,每一组有七个,东方七宿还有个别名叫苍龙。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在东方,玄武在北方。青龙就是苍龙,主东方,也是二十八宿里的东方七宿,后来一般也用青龙也代指皇帝。这个版本的乾卦描述的是一年四季里苍龙七星的变化,从冬天到红日初升,再到秋天,逐渐走向凛冬的过程。这是个自然运转的规律,弱极而强,盛极而衰。
①初爻:冬日,苍龙七星潜伏在地平线以下,所以叫「潜龙勿用」。
②二爻:二月二,苍龙七星完全钻出地平线,也就是所谓「见龙在田」。
③四爻、五爻:从春分一直到夏日,苍龙七星一直高升到正当空,这就是所谓「或跃在渊」和「飞龙在天」。
④六爻:在秋分那天,第二颗星亢金龙这颗龙脖子星最亮最耀眼,这叫亢龙。
这时,这条龙开始往下走,而且头朝下,看着就像是在低头沉思,因此叫亢龙有悔。
(或者理解成:「悔」,通「每卜」,在易经里面也是占卜的意思。在《尚书·洪范》里有过解释:每一卦外卦为悔,内卦为贞。就是上面三根合起来叫悔,下面三根合起来叫贞。)
⑤用九:凛冬将至,苍龙七星会逐渐退回到地平线以下,头部第一颗星角木蛟会先钻到底下,剩下六颗在地平线以上。叫群龙无首。
这部分可以理解为从春到冬的天象变化,我猜想就是当时农业生产活动所参照的时间节点。
再看关于坤卦,李源老师的课里是如下记述:
①一爻:履霜。坚冰至。
②二爻:直(平坦)方(广阔)。大不习(通折),无不利。
③三爻:含章(美好的事物)。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④四爻:括(扎起来)囊(包裹)。无咎无誉。
⑤五爻:黄(天玄地黄)裳(衣服下半身)。元吉。
⑥六爻:龙(乾卦)战于野,其血玄黄(双方损失惨重)。
⑦用六:利永贞(坤卦胜)。
爻辞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卦象,后面是凶吉。坤卦去掉后面凶吉部分其实是首诗:
履霜。直方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翻译:在霜天寥廓的秋天,大地坦荡无垠,麦田丰收,人们忙着把粮食装进口袋,穿着黄色衣服载歌载舞。)
这是傅道彬教授在论文:「《周易》爻辞诗歌的整体结构分析」里提出的观点。
《易经》之所以能流传这么广,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用来占卜。占卜需要六爻都有吉凶。
但在易经最初的版本,六爻是没有爻辞的,只有繇辞(按照闻一多先生在《古典新意•释繇》里面的考证,这个字就是歌谣的谣字),往往是一首歌谣。
这是坤卦的另一种理解方式,与乾卦配合起来猜想,就是农业要跟农时走,不要误了农时就会丰收,就能给人民带来富足的生活,所以才有了“括囊黄裳”。丰收了就要庆祝,有了丰收的庆典,可以团结人心,鼓舞士气,所以面对战事,不惧“其血玄黄”。
在这个乾卦和坤卦的这个理解法,猜想《易经》周文王写来指导族人务农的操作说明书。
农业,是每个民族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