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还依然会想起多年前的国企老领导,每次部门会议上,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诫我们: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每家公司都有每家公司不好的地方。你们不要老因为一点点工作上的不愉快,就想着换工作,其实到头来,换再多工作,也还是会有不愉快的地方的。
那个时候的我初出茅庐,对这类为降低离职率的现场演说深切地不以为然。现在想想,当初领导只是少说了一个前提条件罢了:如果不努力改变现状,如果没有质的突破,如果没有足够的才华支撑,在职场这条打拼的路上,哪个公司都不会好过。
在深圳这座迟迟入秋失败的城市,立冬后的第一天,竟掉进了往事的漩涡。事情还得从上上份工作说起。
(一)
那时候的我,厌倦了珠宝行业浮躁心理下,暴利与短视的重重矛盾,又苦于没有自由职业的谋生技能,冲着工资的小范围上浮,草草地在离家5公里的地方找了一份6天制的工作。
那是接近2014年的尾声,互联网行业,母婴,智能硬件,一下子就扎进了最热门的行业里,天天加班。也许是褪去了些许初涉社会的幼稚与理想,也许是来自同学朋友们相互比较的压力,也许是稍微懂得了如何用力生活,总之,竟然就那么服帖而又卖力地坚持了下来。从周一至周六,中间包括吃饭内只有1个小时,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半后,顶着嗡嗡作响的脑袋,竟然就适应了那份工作。
从起初的文案策划,到后来老板觉得这姑娘挺有想法,转而加多了画交互原型的工作,这无疑是在进步的。曾记得有一天,老板把项目负责人和我叫到他办公室,跟一个客户介绍我俩都是产品经理,当时我有些蒙了,居然当场直接否认。现在想来,真是单纯到无以复加。
但问题出在项目本身,APP搭载的功能太多,导致整个软件开发团队都在一路不停地加功能,改BUG。我和项目负责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我的怂恿下,我们俩人和老板有了一次谈话。大致的内容在于项目的方向过于杂乱,要有重点地开发,但逻辑强大的老板都一一反驳,最后无功而返。只是过后不久,老板外招了一个CEO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
CEO到来这时,就建议产品单个推向市场,了解用户反馈,对此,我们无疑是欣喜的。但后来由于CEO的大手笔宣传导致经费缩紧,以及人品存在诟病,团队四分五裂,开除的被开除,离职的离职,不到5个月时间,项目组就解散了。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眼界似乎也没有完全打开,能够向老板指出问题的所在,却给不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
再之后,休整了三个月,重新找了一份新三板上市公司市场部经理的工作。那是略偏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之前从来不注重市场与品牌宣传,入职后就开始组建团队,规划框架。本意是想要从基础的网站改版、宣传画册设计、网络宣传做起,但公司配套跟不上,总是做得很吃力。这也源于低于行业水平的薪水,既要能力好又要稳定,我只得退而求其次,在毕业生中挑选潜力股。
但公司正处于发展壮大阶段,主营业务的营业额正爆发式增长,加上业内口碑的积累,发展前景尤为乐观。
既使是这样,我也觉得不好过。
这是一个年轻有进取心的老板。他毕业之后就开办工厂,经过近十年时间的发展,造就了目前年营业额8000万的企业。但由于对市场的高度敏锐,让他不得不思考生产企业的转型之路。研发各类家用电子产品,多达15款,却丝毫无法构成技术壁垒,再加上产品的外观模仿性太明显,让我时常忧心于用户运营。
其实这是我所接触到的老板中,最精力充沛地专注于公司运作的。他有报读EMBA的课程,每个月要抽出三天时间飞到北京上课。再接着,会组织我们几个部门经理,在会议室里学习他学过的课程内容。时至今日,我还记得课程中有关企业运营战略的“聚焦”理论,这也是从入职起在那个公司我所不理解之处。
结合上任公司平台化运作不功能的经验,以及我对现任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再加上对课程的运用,我又敲响了老板办公室的门。我的本意是建议将目前开发的15款产品,砍掉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专注于基本一个领域,精细化运作。老板跟我讲起了公司的前世今生,他说一个生产企业,转型做产品研发,鉴于目前有成功做到独立研发出几款电子产品,他觉得是不错的进步。凡事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也在摸索。
可惜的是,仅仅半年的时间,由于朋友公司需要我的帮忙,我再次离职了。
今天接替我工作的女孩在微信上找我聊,她提到有一次迟到,恰好被老板撞见。后来,在部门经理会议上,老板有提到说大家上班要守时云云。想起我在职的时候,每个月迟到40分钟+,这种肆无忌惮的状态直到离开也没有人说什么,真是有些幸运。
那女孩还提到公司新出的考核制度,让她有些微词。对于公司甚为苛刻的各项人事制度,我也是深以为然的。但纵观茫茫职场,在中小企业里,又有哪家公司真正懂企业文化,真正懂员工管理呢?努力,总需要一个试错的机会。
(三)
其实,个人只是一个企业行进过程中的一小颗沙砾,伴随着各自的成长,搭载滚滚车轮,始终走向历史。
也许是因为学识资浅,也许是对于工作的选择,从来没有特别严格的标准,大部分职场经历都在中小企业里消耗掉了。在我的努力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也在不断地努力着。但我和我们都略微有些不太好过,那种为了试图突破的煎熬,总如影随行。
企业在前进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像人的执念一样,总有些坚持是徒劳的。于我而言,看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并不说明什么,要么努力地解决问题,否则哪里都不会好过。于公司而言,每一个有成本的尝试都可能引发失控,要么努力地解决问题,否则也不会好过。
回顾这些年的职场工作,无疑是在上升的,但却并没有多大的起色。想来,也是因为我的努力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没有完全的聚焦。
而以前共事的同事,在深圳这座速度之城,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唯独那些中小企业里老板的亲戚们,有种依山傍水的得天独厚,反倒放弃了可以努力一把的冲劲。有的公司倒闭了,他们也就失去了依存的港湾,只得卷起铺盖回到家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