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拍电影之前,我对电影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欣赏,而实际参与一场微电影的拍摄,却是一份难得的体验。
单位投资,朋友介绍,请到香港的一位年轻导演拉起了一个班子,包括制片、摄像、录音、灯光、场记,后勤等20多号人组成了一个微电影制作团队。(具体参演人员名单会在电影结尾体现,这里不做细表)
电影从7月29日开拍,8月1日晚上按时杀青,4天时间,争分夺秒。
其实,真正电影要开拍,提前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很多。比如剧本。
7月初,才定了剧本初稿,当时,确切讲只是一个故事脚本,大概有了故事的几位主角和主要情节,还要设定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等,为了节约开支,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我们将故事更多的放在人物情感方面,大环境、大场面并不多,这样避免拍摄难度太大。
剧本在7月20号左右有了初稿,经过审核通过后,就进入到筛选演员、分镜头,核预算,准备道具方面了。
7月24日,剧本修订了超过十几次后,终于有了几本定稿,但是,每一句台词,并没有完全敲死,还要考演员能够化为自己的话,临场有所发挥。
演员:
在学校门口的戏,小演员等着拍戏
首先主角的选拔,经过公司内部筛选,也根据人员的时间匹配,确定了人选,然后还有几位参与演员,中介、环卫、家人等,这些都要有台词的,必须对整个剧情非常了解,才能配合,所以,在拍摄之处排演的时候就全程参与。群众演员,是临时预约找的,不过都非常给力,虽然未必有多少镜头,甚至可能只是一个背影,但是,等待的时间每个人都至少两个小时以上。
现在真的知道《我是路人甲》里面群演的不易,为了一个小角色,何止等待几天几晚呢?
场地:
餐厅这场戏的场地也是碰巧找的
场地除了自己校区之外,还找了几个场景,比如中介门前、餐厅、一家美术学校的沙发桌,这些都是临时找的,直接出面谈,大家对于比较新鲜的微电影都不排斥,一方面是宣传了,一方面也想看看,真正拍电影是什么场面。(中介外景、餐厅、书店)。
餐厅老板娘更是给剧组提供了餐食,而且还打了很低的折扣,老板直接当群演,这也是非常有爱的一家子了。
在都正街那里拍摄的时候,耽误了老板不少生意,老板也没在意,还送了我们剧组烤串,趁着当群演的当口,我吃了好几串,强烈推荐。老三样。
后勤
一脸无辜的小雨
拍摄工作主要是导演和摄影组掌握,剩下的后勤由我方负责,所以,订餐、道具、衣服物料等,就要这边张罗,如果没有一个机灵的,还真的会拖慢进度。中间因为订餐问题、物料问题没少挨骂,雨哥也是非常委屈呀。
电影开拍前一天,因为要买道具,大热天40度高温小雨去到小市场上采购,被老板说,你这姑娘也够霸蛮的!
各种状况:
夜戏,刚下了场雨
天气不可控,4天时间,有一天多是下雨的,不过,我们都成功的避开了。第三天晚上,在两馆一厅拍摄那场外景戏,之前还在下雨,拍摄的时候竟然停了,一直拍摄到晚上快12点,园区保安过来赶人,说要闭园了,让马上走。后来,转移到江边,总算完工。
这篇是电影杀青的当天匆忙写成的,也没怎么修改,就发吧。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讲到的,接下来,会慢慢讲到,另外在官方公众号也会有专题报道,这里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ps: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正片,欢迎1018参加领路人举办的中国民办教育秋收节,现场首映。购票通道就在校长家APP,赶紧扫码占位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