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把自己活成熟悉的陌生人

不把自己活成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立人立己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0:51 被阅读0次

    2018年12月19日,母亲突发脑出血,十天后永远地离开了我。浑浑噩噩地过了这么多天,从最初的揪心裂肺到今天恢复平静,57天,可谓置死地而重生。将痛苦放在一边,我愿意思考这个事件中的自己,进而了解自己,不让自己活成熟悉的陌生人。

    一、悲伤是我的私事

    不知何时看过一篇文章,比较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处理不良情绪方面的表现,如亲人离世,中国人会把悲伤情绪带到公共领域,不遮掩自己的难过和痛苦,让周围人都能感受到这种不良情绪的存在,日本人表现如常,他们认为痛苦是自己的私事,不能把这种情绪传染给他人。

    当时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这次自己亲身践行丧母之痛,努力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领域。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办公室面对同事,都能做到谈笑自如。一旦独处,即使骑单车在路上,眼泪也是说来就来,根本控制不住。这种分裂活法,一直持续到放寒假。回首那段日子,对自己的做法还是持肯定态度。

    放假后杜绝与外界来往,闭关独自舔伤口。学生和好友约聊都拒绝了,觉得自己没有了聊的力量。原本性格偏内向,不爱麻烦人,现在想想是自己排斥别人的关怀和友情。是否需要他人的温暖?答案是肯定的,为何躲闪和回避?根本原因是在心里没把对方当朋友。人与人是相互扶持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悲伤是我的私事,但朋友的感受和关心也要尊重和珍惜。

    二、行为背后的性格

    母亲走后,仔细回想母亲的一生。年幼丧父的母亲,在15岁时就撑起养家重担,在生产队里劳动,同时和欺负她的人战斗。我家成立后,母亲仍然是主劳力,家里家外都说了算。按照《性格解析》内容来看,母亲主要属于力量型性格,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是对的,爱指挥。所以当她年老在儿女家,尽管姐姐对她很好,但她感觉自己没家了,经常为此暗暗伤感。主要原因是她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转换,还想说了算,自己又没有力量说了算。

    母亲属于力量型和完美型性格。她在家里经常说我们几个孩子的种种不足,但对外她从来都说孩子有多好,包括女婿、儿媳等人,她对外也不说半个不字。不了解母亲的性格,会说母亲假或是演戏,如果知道她的性格特点,一切行为就变得顺理成章,甚至可以推断出她的言行举止。懂得,才会包容。可惜,我是在母亲走后才懂得她行为背后的性格因素。

    人,是需要冷静审视自己的。客观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同时懂得他人的性格,这样才能完善自己、理解他人,人际会变得和谐、简单。

    三、最重要的关系

    人都处在关系中。如果以自己为中心,主要关系有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受他人影响,他人的脸色或话语直接影响自己的情绪,所以很多人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情绪。

    事实上,很少有人问过:这样说话做事我高兴不高兴?即使有答案,往往委屈的也是自己。在学生中,发自内心喜欢和欣赏自己的人非常少。在成人世界,尤其是心智比较成熟、情商较高之人,可能对自己的爱会多些。

    活在世上,谁都不希望自己活得拧巴,那就需要理顺关系网。在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甚至自怨自艾,他很难真正喜欢他人和世界。世无完人,辨证看待自己,扬自己之长,把长处发挥到极致,此生也是成功。短处能补则补,不能就放在那也没啥。

    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不把自己活成熟悉的陌生人,是对生命的善待,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好好爱自己,生命更有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把自己活成熟悉的陌生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w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