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音乐随笔七章

音乐随笔七章

作者: 唐山凤池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05:16 被阅读0次

      

        音乐随笔七章

        齐凤池

       一、李斯特的爱情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李斯特的艺术,等于是追求女人的艺术。我觉得,尼采这话说的有点偏激,一个世界著名的哲学家说出这样的话,有点失水准。他的话像是带着几分鄙夷的色彩。

      我不否认李斯特在情场上有出色的演技,两位贵族妇人愿意抛弃高贵的家庭,舍弃天真的孩子,心甘情愿追他而去,足以证明李斯特有高人一筹的让女人追求的绝活和艺术本领。但不管怎么说,李斯特还是世界级的音乐大师。我们不能仅仅听了尼采的一句话,就磨灭了李斯特天才艺术家的伟绩和他对世界音乐的贡献。我认为尼采这样评价李斯特是不公允的。

      达葛尔伯爵夫人和卡洛琳是李斯特一生最爱的两个贵族女人。她俩为了爱情,追随了李斯特一生。我认为,她们俩追求的不仅仅是李斯特的本人,更重要的还是李斯特的音乐艺术。

      弗朗茨•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1811年10月24日生于匈牙利,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风度翩翩、风流倜傥、出类拔萃的音乐大师李斯特,有他令世人耀眼的一面,就有他晦暗的一面。这样才符合一位大师的艺术人生的走向。

      李斯特二十二岁那年,遇到比他大六岁的达葛尔伯爵夫人。美丽高傲学识丰厚的文学家达葛尔伯爵夫人,一下就被眼前这位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奶油小生陶醉了。俩人一见钟情,情不自禁地坠入爱河。达葛尔伯爵夫人情愿抛弃高贵的家庭、舍弃三个天真的孩子,嫁给当时名气一般的李斯特。俩人踏着温暖幸福的阳光,携挽着到意大利共享蜜月之光。

      在与达葛尔伯爵夫人生活的数年里,李斯特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扬弃了过去华而不实、追求软绵绵的抒情女人情调,开始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更强的创作。在达葛尔伯爵夫人的指导下,他创作了《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和《匈牙利狂想》等等。这能说李斯特的艺术,等于是追求女人的艺术么?不是蜜蜂恋花朵,而是花朵诱蜜蜂。

      李斯特一生经历过两次爱情,最为轰动欧洲的是,他和达葛尔伯爵夫人以及和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的爱情。而最为人们谈论的是李斯特决定与卡洛琳结婚的事情。

      李斯特,他爱上的卡洛琳是沙皇时期声名显赫的德裔公爵维特根斯坦的夫人。这位夫人比李斯特小8岁。

      1847年,李斯特36岁,到俄罗斯举办他的独奏音乐会,照例赢得掌声和女人的青睐,照例举办义演来捐助当地的慈善事业。在俄罗斯的义演中,居然有人花了贵宾席票价一百倍的一千卢布的价钱买了一张票。这消息让李斯特大为吃惊。买着票的人,就是卡洛琳夫人。

      他俩认识后,李斯特对卡洛琳一见钟情。卡洛琳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购买一张门票,其实就是为了爱情。

      维特根斯坦公爵是当时俄罗斯最著名的望族,他家中使用的奴隶就有三万多人,卡洛琳为了李斯特爱情冒着宁可被沙皇开除国籍、剥夺一切财产的威胁,她发誓,就是死了,也要嫁给李斯特。

      李斯特和卡洛琳的爱情是漫长而周折的,经过了十几年的爱情煎熬,到李斯特50岁生日时,本来已经被教皇允许和卡洛琳结婚了,却由于宗教和沙皇的原因还是没有结成婚。

      慢慢爱情路,苦苦等待情。一直到了李斯特的晚年,接近生命的边缘也没能实现爱的圆满。

      1886年,已经是75岁高龄的李斯特没能和卡洛琳完婚就去世了。然而,李斯特去世后不到半年,为了爱情而抛弃家庭社会地位的卡洛琳也病逝在罗马的家中。

      李斯特生前多次说过:“我所有的欢乐都来自卡洛琳。我所有的痛苦也总能在卡洛琳那儿找到慰藉。”“无论我做了什么有益的事,都必须归功于我如此热爱的妻子---卡洛琳•维特根斯坦公爵夫人。”

      李斯特去世后,卡洛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自己的一切禁锢在与李斯特幸福生活的寝居里,过着与世隔绝的残留岁月。

      李斯特去世后半年,卡洛琳完成了自己一部著作后,轻轻松松、毫无牵挂地去追赶提前出发的李斯特的灵魂。

      尼采说,李斯特的艺术,是追求女人的艺术。从两位贵妇人就为了神圣的爱情追随李斯特的故事,人们自有公论。

      与其说李斯特的艺术是追求女人的艺术,不如说是两个高贵女人追求艺术和爱情。

      二、莫扎特的《小夜曲》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执教时,他向一名学生提问,莫扎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名学生回答了似是而非的问题,叫德沃夏克非常恼火。德沃夏克拉起那名学生的手走到窗前,他指着窗外的天空问:“你在天空看到了什么?”那名学生非常尴尬地说:“我什么也没看到。”德沃夏克非常愤怒地说:“你没看到天空的那轮太阳吗!请你记住莫扎特就是太阳!”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也说过:“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音乐更接近天籁了。”莫扎特的音乐有没有天籁的成分,我们随便听一首他的小夜曲就知道了。

      我感觉他的音乐,不仅融入了天籁的成分,还融入了他的心和灵魂。我听莫扎特觉得他的音乐不是做出来的,就像是从他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一样。

      莫扎特的人格和作品,就像小溪一样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动声色的熠熠闪光。他的音乐像小溪,从维也纳的主河流分支若干条小溪,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间、丘陵……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他的音乐再流淌。

      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莫扎特的音乐不像贝多芬那样深刻,他的气势也没有贝多芬那样宽广,但我不喜欢贝多芬,我爱莫扎特却如爱一位音乐的耶稣。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难以企及的美,如果要举一位与耶稣并列的人,那就是莫扎特了。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真正走进莫扎特的心灵世界,就能听到天籁和天堂的声音。

      丰子恺说:“贝多芬的音乐是英雄心的表现;莫扎特的音乐是艺术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这话听起来比较接近现实。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被公认为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幼年时就被誉为“音乐神童”。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在短暂的35年人生中创作了754部作品,其中最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和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等等。除了这些歌剧和交响乐之外,莫扎特也创作很多小夜曲。

      莫扎特的《小夜曲》开始是急速的小快板,之后,是舒缓委婉轻柔的抒情慢板;抒情味道更浓,每个音符似乎都包含着浓浓的爱情的成分,甜蜜的味道用反复连音呈现出来,之后更加抒情,似乎把心要掏出来给情人的感觉;又像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往外蹦,接着是一句一句的诉说婉约的情感。简约明快,富有浪漫色彩。一下把内心的情感全部倾吐干净。激昂,明快,每个音符都是情,每个音符都是爱,每个音符都是心血,让人听了有一种凄楚酸甜的美。

      莫扎特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泪。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

      莫扎特刚刚三十多岁,身体就开始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认为自己不能活着完成它了,《安魂曲》写到一半时,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

      莫扎特出殡那天,天空飘着鹅毛的大雪。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了,只剩下一个掘墓的老人……”

      莫扎特的尸骨安葬在圣马克斯墓地,32A的第55号墓穴。莫扎特的大理石纪念像,坐落在城堡花园,他的音乐在他的墓碑之上,在世界的空间萦绕。

      莫扎特的小夜曲,就像音乐天堂中的一盏明亮的小灯,照亮世界所有渴望爱情的年轻人的心灵。而莫扎特的音乐就是人间的太阳。

        三、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

      认识德沃夏克是从他的《自新大陆》开始的,后来又欣赏了他的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德沃夏克。但我对德沃夏克还是了解甚少。后来我在新华书店的休闲座上读了两个多小时的《德沃夏克传》才对德沃夏克有了粗线条的了解。

      安东尼•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生于布拉格附近的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小客店老板兼屠夫。德沃夏克十六岁时,被推荐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两年后在布拉格的临时剧院工作。从那时起德沃夏克开始正式的创作。

      我知道德沃夏克流传甚广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即是在他应邀赴美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之后创作的。这部经典之作体现了他在音乐结构上的严谨与坚实。

      德沃夏克另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小品《幽默曲》,是1894年他在捷克的苇索卡地区度假时创作的。原曲是钢琴独奏小品,后由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极富变化的音乐表情透出类似小夜曲的浪漫韵味,是德沃夏克晚年时期个性成分与艺术手法皆达到完美和谐之后的精华之作,亲切、纯朴、优雅、柔缓,很值得玩味。

      这些资料我是从奥塔卡.希渥莱克的《德沃夏克传》了解到的。但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细节。

      德沃夏克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执教时,德沃夏克向一名学生提问莫扎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名学生回答了似是而非的问题,叫德沃夏克非常恼火。德沃夏克拉起那名学生的手走到窗前,他指着窗外的天空问:“你在天空看到了什么?”那名学生非常尴尬地说:“我什么也没看到。”德沃夏克非常愤怒地说:“你没看到天空的那轮太阳吗!请你记住莫扎特就是太阳!”这段文字我记得太深刻。我和朋友们也经常重复这句话。

      大师的人品和作品一直在诱惑着我的心灵,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轻轻地挂上窗帘,打开VCD把德沃夏克的光盘放进去,在等待的时候我倒上半杯红酒,然后静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那舒曼,幽雅,缠绵,空灵,深邃的音乐。我啜饮一小口美酒,细细地品味酒神韵,在似醉非醉之间享受音乐,就象一双无形的酥手抚摩着你的末梢神经和最敏感的部位。在音乐的软指抚摩下我悄悄进入了一种人生不能抵达的境界。这是音乐的魔力,这是任何东西任何事物不能替代的魔力,只有音乐能走进我的灵魂和血液,只有德沃夏克和莫扎特带我能走进那个接近天籁的世界。在这个时候,我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全忘悼了,我感觉我在音乐里就是一个音符,在五线谱的轨道上半醒半醉地飘动着、舒展着完全象一个仙人。这是音乐的作用也是酒的功效。我完全舒服在音乐和美酒的天堂里了,真有“但愿常醉不愿醒”的想法。

      四、巴赫

      从德国莱茵河流淌出的音乐大河,分出若干条音乐的小溪。小溪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动声色的熠熠闪光。这些像月光一样透明的小溪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间、丘陵流淌。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小溪的照耀和滋润。有人说小溪的精神,就是巴赫的人格和作品。也是巴赫的伟大之处。巴赫,在德语里是指小溪流淌的意思。而我认为巴赫的音乐,不是小溪的概念,巴赫就是一条音乐大河。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爱森纳赫。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小镇上人们都酷爱音乐。据说爱森纳赫古代的城门上就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并且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在此将《圣经》译成德语。爱森纳赫小镇,的确是一座文化名城。

      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巴赫来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应该是十分幸运的,然而不幸却接踵而来,他9岁丧母,10岁又丧父,只得依靠大哥抚养。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离世。翌年他鸾凤再续,他的第二个妻子又给他生了十三个孩子。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

      巴赫在三十岁的时候,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音乐会。

      巴赫一生为上帝创作了很多好听动人的音乐。有人说他是为上帝唱歌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有《D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耶稣躺在枯骨堆中》、《基督诞生时节请唱剧》等等。

      巴赫为什么创作了那么多歌颂上帝的音乐,按照德国音乐家福尔克所说,巴赫从小在教堂长大,被上帝呵护、施舍。长大后必须感恩,必须为上帝歌唱。巴赫没有流露只字,但在他心里始终铭记上帝的恩典。

      巴赫的音乐不仅是献给上帝的,应该说是献给人类的。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有人说,全世界每分钟都在播放贝多芬的作品。我说,全世界田园、山谷、林间、丘陵都在流淌巴赫的音乐小溪。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1721年专为勃兰登堡侯爵卢德维希题赠的。傲慢与偏见的卢德维希侯爵,不但不允许他的乐团演奏,而且将乐曲的手稿卖了三十六先令。这是多么滑稽可笑且可悲的事呀!

      五十年后,巴赫的作品被门德尔松推崇挖掘并亲自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七十九年后,即1892年门德尔松主办的音乐会上演出。立刻引起音乐界的关注,而像小溪一样涓涓流淌的巴赫,却像小溪的暗流滋养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生命。受巴赫影响最深的有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和勋伯格。他们不仅敬仰崇拜巴赫,而且称巴赫为“音乐之父”。

      当时巴赫的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原因是巴赫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音乐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

      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经常练习巴赫的作品;

      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

      舒曼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巴赫作品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

      今天,当我们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

      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巴赫不是小溪,他是一条世界的音乐大河,从莱茵河分支若干条音乐的小溪,流向世界的平原、田间、林间、丘陵,滋润灌溉着所有需要音乐喂养的土地和人们。

      巴赫是一条音乐大河

      !

      五、杰奎琳之泪(音乐随笔)

      音乐是神秘的,音乐家更是神秘的。七个简单的音符,在音乐大师的手下随意编排组合就会产生不同音乐效果。可以大悲、可以小喜、可以愤怒、可以仇恨、可以呼风、可以唤雨、可以模仿兽吼、可以学唱鸟鸣、可以欢乐、可以消极……七个金质的音符在他们手里任意把玩,就像是上帝和神缔造出的七个小精灵,神出鬼没变化莫测。我在书上看到,也听人说过,音乐家是世界最聪明的人。

      音乐不仅是神秘的,而且在每个音符中还潜藏着很多微妙的巧合和神奇的故事。据西方音乐史记载,欧洲有两个女钢琴家都叫克拉拉,一个是音乐大师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维克。另一位是被称为“钢琴圣女”的罗马尼亚的克拉拉哈丝基尔。

      克拉拉.维克生于1819年,而克拉拉哈丝基尔生于1895年。克拉拉.维克去世一年后,克拉拉哈丝基尔才出生。虽然她俩相差七十多岁,但她俩都是世界著名的女钢琴家。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当舒曼一文不名的时候,有一天他去祭拜贝多芬,他在贝多芬的墓前拾到了一只钢笔,他以为是贝多芬专门给他留下的。得到这支钢笔后,舒曼写出了很多世界著名音乐作品。

      挪威音乐家格里格在卑尔根森林曾经遇到守林人的小女儿达格尼,格里格曾对达格尼许愿,等你十八岁的生日的时候,我要献给你一首曲子。这话说过十年后,达格尼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当达格尼十八岁生日那天,她在挪威奥斯陆的金色大厅听音乐会时,报幕员宣布节目,《献给守林员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十八岁的生日之后》,达格尼听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又让报幕员重新报了一次,才相信这是真的。

      我相信音乐是神秘的,音乐家的传奇故事和巧合的事情,说是巧合,其实也不是巧合,好像就是天意,好像就是上帝有意的安排。

      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约克·奥芬巴赫,他被认为是一位真正懂音乐美,闪耀着音乐精神的罕见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等。尽管约克·奥芬巴赫被称为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其实这不重要,关键是他写给一百年后的英国女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的那首曲子,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的传奇。我相信约克·奥芬巴赫当时在创作这首大提琴曲时,肯定不是有意也不是刻意专门给一百年后的杰奎琳留下的曲子。但不管怎么说,是巧合也好,是必然也好。总之,百年后在英国真诞生了一位出类拔萃的顶尖级大提琴家叫杰奎琳。好像杰奎琳.杜普雷就是为约克·奥芬巴赫这首《杰奎琳之泪》而生的。

      一百之后那位叫杰奎琳的大提琴家,得到这首曲子后,她用心、用血或者说是用生命去演奏,她倾情全身心地演奏场场打动人心。

      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听她演奏《杰奎琳之泪》时就说:“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

      我反复聆听《杰奎琳之泪》,那低沉的琴声如泣如诉缠缠绵绵诉说杰奎琳之泪。

      我感觉《杰奎琳之泪》这首大提琴曲它表现的内涵和意境应该是杰奎琳•杜普蕾生病之后情感。

      我每次听,心里总有一种疼痛而又说不出滋味。那舒缓而绵长的琴音一直在耳畔和心灵萦绕,听着这种缠绵丝丝疼痛的旋律,我的眼前又出现视频里杰奎琳•杜普蕾怀抱大提琴坐在舞台上忘情地拉琴画面。

      我坐在沙发上,在暗淡紫红的灯光下,头靠沙发闭着双眼,静静聆听着杰奎琳的手指在弦上行走发出的声音和神韵。那种舒缓缠绵的旋律,仿佛就在我的心里洒满落叶荡起秋水层层涟漪。我的心仿佛在琴弦彷徨紊乱跳动。

      我从资料上得知了杰奎琳•杜普蕾的病情以及她四十二岁就病逝在家中,我在聆听着琴声时想象视频里杰奎琳憔悴画面,不知不觉眼中已噙满了泪水。

      这时,我忽然想起音乐界的一种传言,最杰出的音乐家往往命不长。这句话好像就是针对杰奎琳说的。

      我想当杰奎琳•杜普蕾在演奏这首与她同名的《杰奎琳之泪》时,或许她的心也在淌泪,否则,她绝对不会奏出令人心灵难以自拔地步。

      我想杰奎琳•杜普蕾的音乐生涯,不仅是用手指演绎技艺,而是用生命演奏天堂之音。

      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听她演奏《杰奎琳之泪》时说的那句话:“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仿佛就是先知和预言。我想斯塔克说了这话之后,他得知杰奎琳四十二岁就病逝了肯定会责怪自己,后悔当初说了这句话。

      但巧合的事情,谁也无法阻止,人的命就是这样。就连奥芬巴赫也不知道他创作的那首《杰奎琳之泪》大提琴曲,一百年之后真有一位叫杰奎琳的等待着他这首大提琴曲。

      当杰奎琳•杜普蕾在伦敦家中逝世的时候,好像中国的文学家老舍先生也说过,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很多很多,如果细分析,说是巧合,其实好像又不完全是巧合。在那些巧合里似乎又都包含着必然。如果我们按照宗教的说法,那就是天意,那就是上帝的安排。

      六、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是欧洲贵妇人的偶像。他过早的辞世,一度叫女人沮丧发狂。三十九岁的肖邦,就匆匆地离开了钢琴和追逐他的五彩缤纷的花裙子。据说肖邦的死与爱情有关系。

      肖邦,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他的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

      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开始登台演出,20岁就出了名。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肖邦的一生创作了大多钢琴曲,所以他被全世界誉为“钢琴诗人”。

      他创作的钢琴作品,有4首叙事曲,10首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首谐谑曲,3首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夜曲,59首马祖卡,2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大提琴奏鸣曲等等。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他创作乐曲几乎都是钢琴曲。

      肖邦离开波兰18年,但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他的祖国。在法国的十八年里,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他把一腔热血化为音符,洒在了五线谱上。后来因肺结核病复发,39岁便离开了人世。肖邦临终前说过,我死后身体可以留在法国,但我的心脏一定要葬在我的祖国----波兰。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后,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享年39岁。

      肖邦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是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性的。所以,肖邦的葬礼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的神父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唱,肖邦的遗愿得到了实现。

      根据肖邦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了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乐队演奏了葬礼进行曲。另外,肖邦还有一个心愿,他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送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在柱子上刻有圣经马太福音的6章21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按照肖邦的遗愿,他的心脏送回了华沙,封在了教堂的柱子里。

      如今,在拉雪兹神父公墓里尘封着肖邦心脏的柱子前,每天有很多参访者,即使是在寒冷萧瑟的冬天,肖邦的墓碑前依然有鲜花簇拥,有女人在墓前洒泪。

      肖邦一生爱过四个女人。他的音乐不仅呈献给了女人,也呈献给了爱情。他那甜美的C小调圆舞曲是献给康斯坦奇娅的,他那宁静的小夜曲,是属于玛利娅的,他那激昂的波兰舞曲是献给史塔琳的狂吻,只有缠绵伤感的B调奏鸣曲是属于乔治.桑的。因为他一直深深的爱着比他大六岁的女作家乔治•桑。

      肖邦的性格一半属于女性,而乔治•桑是属于雄性。她抽烟酗酒,性格刚烈。她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她凭借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一举成名。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244部作品,雨果曾评价:“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

      乔治•桑原名露西•奥罗尔•杜邦,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在法国诺昂乡村长大。她父亲是第一帝国拿破仑时代一个军官。由于父亲早逝,而母亲曾有沦落风尘的经历,所以她从小由祖母抚养,祖母为了把她培养成一个淑女,费尽苦心,而乔治•桑没有令祖母失望,13岁进入巴黎的修道院。18岁时,在对家庭生活的梦幻憧憬中,年轻的她嫁给了贵族青年卡西米尔•杜德望成为男爵夫人。但她很快就不能忍受丈夫的平庸和缺乏诗意。乔治•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红杏出墙的婚外情恋。1831年她做出了那个时代惊世骇俗的举动,与丈夫分居,并弃家出走,与肖邦到巴黎开辟新的生活。由于孩子们的反对,她不得不和肖邦分手。

      肖邦离开乔治•桑之后,他开始一天天走向死亡。他死后,乔治•桑为他流了很多泪水,还有很多女人为他的辞世沮丧发狂。

      据说当时有五十多个贵妇人,愿抱着肖邦死在自己的怀里。据说有十五个伯爵夫人狂吻他冰冷苍白的额头。

      肖邦的魅力和才气,令女人如痴如醉。他那忧郁的沉思,抑郁的悲情,痛苦的依恋,像薄雾笼罩下的法兰西秀美的田原风光,又像月光融融或细雨霏霏的巴黎兰色的夜晚。肖邦在法国生活了十几年,但他始终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他死前遗言,死后我的身体可以留在法国,可以献给所有爱他的女人,但心脏必须归还我的祖国。

      七、贝多芬心中的女人

      全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播放着贝多芬的作品。这话说的这点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贝多芬57年的人生岁月中,他给人类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音乐大餐和精神佳品,多的叫人能天天享受。

      《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全曲一共262个音符,其中几节是重复音符,像是反复诉说爱情。就像俄罗斯一位青年唱的那样:“我的心被你偷偷摘取了,如果你不爱我的话请把心还给我......”

      关于《献给爱丽丝》这首钢琴小品有许多种说法。很多人认为,这首乐曲是贝多芬四十岁时为他的学生伊丽莎白•罗克尔女高音歌唱家所作。

      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亲密的友谊,爱丽丝是贝多芬对伊丽莎白的昵称。

      还有一种说法,贝多芬教过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

      对于《献给爱丽丝》作品的解释,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的见解是,他在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我认真数了一下音符,全曲一共262音符,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八岁时,贝多芬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求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

      莫扎特去世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直到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

      贝多芬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在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聆听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我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回味着爱的温暖,爱的甜蜜和休止符中泪滴。一生未婚的贝多芬,似乎把生命中积攒的爱,都献给了他心爱的女人。

      不管《献给爱丽丝》是献给朱丽叶塔•圭查蒂的也好,还是献给伊丽莎白•罗克尔也罢,这都不重要。我想,爱丽丝只是贝多芬心中爱恋着的女人的昵称。

      爱丽丝,就是贝多芬心中最爱的女人。

      2019-10-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随笔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wx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