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的次数越多,越觉得牛的5本书!

读的次数越多,越觉得牛的5本书!

作者: 集书由美 | 来源:发表于2024-03-18 12:03 被阅读0次

人这一辈子,每个人都要有一两本终生难忘、终生伴随的书。

它们可能会为你带来全新的认知,也可能源源不断地为你带来新的感悟。

翻来覆去看很多遍,读的次数越多,越觉得牛!

今天这5本书,就是这样的书。

01

《中国通史》

吕思勉,中国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喜欢历史的读者说,他讲历史读一遍不过瘾,至少3遍打底。

但是你知道吗?这位史学泰斗还曾创下过多个第一:

第一位用白话文著述中国通史的史学家,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领域都有突出贡献的史学家,中国唯一一位用两种体例写中国通史的学者。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吕思勉先生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上册讲中国文化史,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选举、实业、衣食等十八个专题;下册讲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按时间顺序叙述历朝历代的史事,直至民国开创。

可以说,这本书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

难怪当年他在西南联大讲历史时一座难求,就连钱穆、黄永年、顾颉刚、严耕望这些史学大家都要洗耳恭听。

有网友甚至感慨,要是能早几年听他讲,现在也不至于被生活反复捶打!

02

《追风筝的人》

2003年,曾遭到多次拒稿的《追风筝的人》终于出版了,没想到它像一匹强劲的黑马,不仅连续两年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还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俘获了152个国家的读者。

无数读者对书中主人公的心灵成长产生了强烈共鸣。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善恶与救赎的故事。有钱人家的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家的儿子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一起放风筝。然而当哈桑落入“敌人”之手时,阿米尔却因为懦弱而退缩,最后选择用逃避和栽脏的方法逼走了哈桑。

长大后,由于战乱,阿米尔和父亲逃去美国却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儿时的愧疚再次浮现。他再次返回家乡,却得知哈桑已经死去,而哈桑唯一的儿子竟也落入了他儿时“仇敌”的手中。

这次他没有退缩,救回了哈桑的儿子,也同时救赎了自己。

而那句非常经典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正是儿时哈桑对阿米尔说过的话。

有网友说,人到中年才明白,哈桑是理想,阿米尔才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

03

《菜根谭》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是不是经常在各种媒体的文章和视频中,看到或听到这句话?

没错,这是《菜根谭》里的句子。

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是谓菜根谭。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极力推荐,嘱咐后世子孙“不可只读一遍”。

因为它深得儒释道三家精髓,它不教你激进,做穷凶极恶的“狼”,也不让你做任人宰割的“羊”,而是做真实自在的“人”。

这就是古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智慧。

《环球》杂志曾说,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抵不过一部《菜根谭》。

虽然内核讲的是为人处世的哲学,但生活气息的文字之美,随处可见。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就这一句话,就够品一壶茶的功夫了。

说实话,作为中国人,如果不读《菜根谭》,而是向外求那些西方哲学,属实有点舍近求远,事倍功半。

04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不朽佳作。也是想要了解中国和中国社会就难以绕开的案牍巨著。

什么是中国?如何看待中国社会?怎样理解中国社会的普遍底色?

在书中,费孝通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观察,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点。

而这些全都源于他不间断的实地调查和考察。

作为拥有中西双重教育经历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费老自然会从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

但这种对比,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交融式的比对。

他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出处,但绝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持批判式的态度,他仅仅进行观察并感同身受。

我想这也是《乡土中国》之所以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你看他是这样描写中国家庭的:

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精辟理性且恰当的比喻,真是值得一读再读!

05

《长日将尽》

这是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一部小说。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史蒂文斯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管家,为此他精心准备,压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职责。

以致他在父亲临终前错过了最后一面,又与爱情擦肩而过。

垂垂老矣的史蒂文斯这才发现,自己曾经拼尽全力去追逐的不过是一片苍白。

真正重要的东西,都被他亲手一一终结。

有读者说,石黑一雄有飞花摘叶可伤人的那种厉害,读着读着就陷入进去了。

也有读者说,这本书越读越有味道,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人物身上那种既成功又失败的宿命感,让人惋惜之余又反思自己的人生。

多少人正在做或已经做过了不少这样的事情,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抉择却做出了让人悔恨半生的选择

人生中那些看似重要的东西,未必真的不可或缺;而那些被我们轻易抛弃的东西,未必就不值一提。

希望所有人都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也有重来一次的勇气。

相关文章

  • 找到定位——再读《定位》笔记08(前八章小结)

    对于《定位》这本书,需要不断的重复阅读,反复咀嚼和消化,当我们读的次数越多,就越发现它的可贵之处,就会越发觉得它才...

  • 思考快与慢

    分享六个观点,摘自本书: 1、合理控制感性也属于理性; 2、并非脑子里出现的次数越多,就代表实际出现的次数越频繁;...

  • 《我爸爸》——父亲节快乐!

    最近在准备给孩子读绘本——《我爸爸》,想把这本书要表达的思想自己先理清楚,自己读了几遍,读的次数越多,其...

  • 读书让人更自私,或者更温暖……

    很多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读书也是这样子。 之前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人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很牛,而有的人越读越觉得自...

  • 网文与书

    近期越来越喜欢用“微信读书”APP了,看多了热文爆文,还是觉得正儿八紧读本书来的实在。网文初读有感觉,读的越多越有...

  •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很雀跃,觉得离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样子更进一步了,可随着越读越多就发现逃避的情绪开始上...

  • 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一二心得

    今天读完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第二遍。 最早听说这本书,但一直没注意,觉得书名太过夸张。直到书读的越多越迷惑...

  • 2018-09-18 书摘《零售的哲学》

    最近读的三本书: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富甲美国、零售的哲学,三家不同的企业,三个牛逼的创始人,却越读越熟悉,越读...

  • “我表白的次数越多,他拒绝的越熟练”

    暗恋是只属于一个人的心事。 爱情却永远都是两个人的故事。 所以,第六次表白被拒后,卜玫依旧笑着说“没有执念的人,一...

  • 不是读书没用,是你没用

    文/雪小蟾 说起读书,那简直是我的强项啊,但是这个强项只是在我自己的概念中,因为我一直觉得读的数量越多越牛,曾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的次数越多,越觉得牛的5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aa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