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6、17日,我们一行15人参观了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这所2013年建校的年轻学校所呈现的生命力、成长力让人赞叹不已,其中“9+1+N”顶层文化体系设计的全面推进,让明达小学在短短8年时间内成为淇水之畔的一颗熠熠明珠,参观归来,有以下感想:
(1)整体谋划,建立机制
从明达小学的“9+1+N”教育体系可以看出,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顶层文化,课程设置、环境文化、家社服务、师生评价、班级文化等,都是从整体上进行谋划的,各项机制比较健全,管理规范,管理既能从大处着手,又能从小处做实做细。
对比我校的各项工作开展,多项工作我们都在开展,但感觉在项目化、序列化方面做的不够到位,零散的点多,缺少系统性和统合归整,但这个工作不是领导等一部分人需要思考的,更需要全体老师凝心聚力,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谋篇布局,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
同时,根据明达小学的经验,我们依托我们南阳的本土文化开发课程的时候,在南阳人物、南阳典故、名胜古迹、文化工艺、传统美食等方面,就可以先制定出一条明确的内容版块,把任务分解到各个班级,每年的固定时间进行展示,学校进行反馈指导。在授课时,为保证严谨性,需要老师们多方查找资料,甚至寻求专家学者的帮助。
(2)归纳整理,分类汇总
明达小学各项资料、校本展示内容的系统、完整,随时有检查,随时可以调取使用,我想离不开各部门负责人强大的归纳整理、分类汇总能力,我们可以从自己平常的U盘整理、电脑文件夹整理做起,定期比如一月一次进行整理。对于各项手工材料,可以分门别类按年份整理存好,这些方面经过努力,我们都可以达到,整理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晰。
(3)给予舞台,尽情展示
无论是在校园里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介绍,还是听的一节班本课程《新闻直通车》中的学生表现,还是晚上的舞台剧,明达学生舞台展示的机会之多,学生大胆热情的语言表现力,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都让我为之动容,这是教育真正的样子,因为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在成长。
语言表达能力是孩子们一生需要修炼的能力,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成长,也是我校一直在思考、在做的事情,各班内部的课前三分钟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托,在内容的选取上各年级依据自己的学情,可以整体出一个思路,统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随时探讨、调整,以更大化的培养不同年级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另外我们也可以每年组织一次校内类似这种开放性的展示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去参与,去展示,读背训练的内容可提前确定好,分散到平时先进行自主训练。

为了实验学子的明天,全体实验人凝心聚力,相信有了共同的发展愿景,我们的明天也一定会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