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知乎一篇匿名文章
利益相关:从上海考来北京。高中是上海四校之一,大学Top2。应该很符合题设吧。
高中的时候,我们的课程要求是这样的,各举个例子:
- 劳技课一节课焊出一个收音机。
- 班会课每两人合作糊出一个能跑的兔子灯送给全年级各班当元宵节礼物。
- 信息课学会VB的基本编程。
- 理化生有学校的100%学生高中期间做100个实验要求。虽然实际上可能没那么多。
- 语文课每人做一个课题。从开题报告到论文撰写到答辩。
- 体育课必修游泳,不会游没法毕业。
- 当然还有必修的100个志愿者课时。
- 每周两节选修课千奇百怪,乐器类语言类体育类影音类文化类什么都有。
- 人文班经常周一下午免课,去参观上海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世博馆&各种大型展览。
- 每个周三固定有一个名人讲座。
- 每个周四有午间音乐会。
- 每个周二社团课两节。
- 更不用说科技节社团节艺术节这么多可以免N天课的节了,艺术节持续半个月每天都有专场=-=
……
这在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高中,是非常非常常见的。
我的高中班主任有一句让我记得非常清楚的话:“不管你成绩怎样,你一定要找到在这个地方,缺你不可的原因。”
总有一件事,没有人能做得比你更好。这就是你被认可的原因。
曾经有一次要排节目,班级里发下来表格让大家填自己的艺术特长。几乎每个人都人手一个乐器十级,甚至有人通三四个乐器,还能写一手好行书。抑或是歌舞特长、主持、表演等等。
每一个平时成绩不佳的同学,可能是学生会骨干、志愿者队的队长、校电视台&广播台主播、晚会主持人、各种科技大奖获得者、少年作家……
我们不关心彼此的成绩,没有那么多基于排名的勾心斗角。
年级第一和倒数不妨碍彼此是好朋友,因为分数远远不足够概括我们发光的地方。
后来教我们的新老师总是感慨:“你们每个人走出去都能独当一面。”
我们不敢小瞧任何一个人。
当成绩不足以限定你的时候,你才会思考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去把眼界放在更远的地方,把别人不敢想的东西变成现实。
上大学以来我发现那些从小在开阔思维里长大的人,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的事有什么价值。而有一些人,每日浑浑噩噩,最多只有成绩单上的低分能刺激他一两秒。
你可以成绩不好。可以长相不佳。可以家境贫穷。
可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世界对你有何意义。
而最可怕的不是资源和平台的落后。而是有些人久而久之之后,会陷入思维定势,自己觉得自己“不可能”。
看到这道题的最初,想起当年高中的时候,班里办领导力项目。
每一个人都能产生一个idea,然后说服同学加入团队。组建成功后做出策划方案,公开在各种领导组成的评审团面前答辩竞选。最后选中的项目会在全校范围里施行,拥有项目经费。独立组建各种功能性组织,分工明确秩序井然,推动这个项目进行,有成果后再为纸媒撰文,推广项目。
这几乎涵盖了一个人,有一个理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资源鼓动他人,获得同伴,再齐心协力规划蓝图,得到认可,最后再把想法一步步落实付诸实践,让世人听到你的声音的全过程。
我们在课余做着这一切,从来没有一个人胆敢来摧毁我们的理想和信心,并且有人引导我们,获得实现这些的各方面能力。
最珍贵的就是,没有人觉得自己做不到。
我们的国家,有另一群人,在第一步,“产生念头”的时候,就会自己摇摇头扼杀。因为他们必须埋头,成为万中挑一的那一个。
我们在参观展览听讲座做素拓的时候,他们在做题。
我们在做课题写论文准备答辩的时候,他们在做题。
我们可以接触最领先的实验仪器和合作高校的指导教授,有人做出国际认可的科技课题,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
但是有些人,也许连仰望星空的空闲都缺乏。
在绝佳的培养皿里,不平庸是注定的。如果你平庸,是你无能。
而有些人的不平庸,只是因为,起点比较落后罢了。
就像一个小孩子,觉得能得到十块零花钱就是巨款,他们还没有到那个时候,知道世界上的财富有多浩瀚。
人的潜力超乎你的想象。平庸和不平庸,全看你有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实现自我的能力。
至于此前的一切,那是培养皿的骄傲,不是你的骄傲。
总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知道征途所在是星辰大海。
他们也会自嘲曾经的自己懂得太少。
但你没有这个资格嘲笑这些人。
因为觉得“不平庸”的定义只是你所处的优越环境的你,很快,或者早已,是个庸碌的人了。
最后还是直接回答一下题目吧:
你觉得身边人平庸,只不过是因为你内心觉得“我怎么来了个这地方啊”,你以前的同学迈向你内心所希冀的更广阔的平台。如今你在的地方,让你或多或少觉得羞愧。
应该的。
因为你本来可以更好。
因为你本来可以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