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合约的提出
智能合约的提出:关于智能合约,最初是由一位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提出,他把智能合约定义为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与区块链的关系:从这位学者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智能合约的提出其实与区块链没有必然联系,它是使用传统的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实现自动交易的合约。日常所用的信用卡还款功能也可以认为是智能合约思想的应用。然而,关于智能合约的理论实践,在传统计算机技术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 在传统计算机技术中使用智能合约的局限
背景: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合约,需要得到参与双方的签认后才可认为正式生效,合同中的双方必须彼此信任并履行义务。而对于智能合约而言,合约是以代码的形式呈现,它的是否执行与事件是否达成触发条件直接相关,即使交易双方互不信任,也不影响合约的生效执行。
困境:然而,对于传统计算机技术而言,这里会存在一个问题,代码存在着被篡改或者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一旦篡改或攻击成功,由于最重要的证据由交易双方计算机系统中保留,想要举证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释疑:因此不难理解,关于智能合约如何工作的理论,利用传统计算机技术为什么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归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信任问题没有被解决,仅靠计算机程序不能真正触发合约的执行,因为可能还离不开人工的评判与批准。直到比特币的出现及广泛应用,智能合约理论的实践迎来了曙光。
3 区块链技术能促进智能合约的广泛应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在传统计算机系统中使用智能合约遇到的信任问题可以被逐步解决。
3.1 区块链给智能合约的应用带来的改进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个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以及高可靠性的生态系统,这些特性使得在区块链上使用智能合约,可以带来以下改进:
1)去中心化。由于分布式账本保证了每个完整节点都有整个区块链账本的副本,由于大家的账本副本都是相同的,因此无须中心化的机构去记录交易。这样一来,分布式记账取代中心化服务器,全网及各验证节点都有完整的备份,交易记录公开透明,从而满足事后审查的要求。
2)防篡改。智能合约运行在一个可复制分享的账本上,资产信息存储在账本上的。交易双方无需向对方自证诚实。因此,合约代码被篡改的道德风险大大降低,这一点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户的信任。
3)高自主性。由于账本的可复制性,在签署智能合约之前,如果已经对代码进行了详细检查,并确保不存在漏洞,且双方确信合约代码能正确表达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那么后面只要事件达到触发条件,合约即可执行,无需再次进行主观判断,也不需担心人为干预使得事件满足条件时合约不执行。
3.2 区块链上智能合约的特点
由此可以归纳出区块链上智能合约的三个特点:
1)去中心化。不依赖于中心化服务器,通过网络节点来自动运行。
2)良好的信任机制。信任危机大大降低,无需考虑参与双否是否值得信赖。
3)高度自治。条件一旦被触发,合约就会自动执行,无需干预。
4 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智能合约的典型应用场景。
1)数字身份。智能合约使个人可以拥有并控制数字身份,这个身份包含了数据,信誉度和数字资产,个人可以自主决定向对方提供哪种数据信息。
2)金融贷款。抵押贷款的处理过程可用智能合约完成,免于处理费用,节省成本。
3)证券。工作流程数据化,可以绕开证券保管链中的中间人,便于自动管理,同时降低操作风险。
4)贸易金融。智能合约可以通过快速信用证和贸易支付开启来简化国际货物转移,金融资产流动性更大。(注: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对受益人发出的,由授权方签发,以卖方付款人的汇票,以保证当收到符合信用证要求的汇票和单据时,一定兑现付款的保证文件。)
5)衍生产品。智能合约可以简化交易后的流程,消除验证交易,减少重复过程,因此可优化场外交易衍生产品的交易后处理过程。
6)数据记录。可以利用智能合约进行准确、透明的数据记录,且提高数据完整性,如应用于财务数据记录中。
7)所有权记录。智能合约可以有效防止欺诈,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以及身份的可信度。
8)供应链。智能合约使得供应链的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可以进行实时记录。跟踪与验证技术的增强降低了诈骗风险。
9)保险。以车险为例,智能合约可以记录政策法规、驾驶记录及驾驶员报告,实现联网车辆在发生事故后立即执行理赔。
10)医疗。可以简化临床试验过程,改进了机构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保护患者隐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