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很接地气的,就是我的故乡,说起故乡只存在于记忆了,三年前也就是疫情前回去了一躺,这里进一步说明一下,我在异乡己经生活了约二十年了,我想起这个题目,一时不知道是那个故乡,记得苏东坡有句心安之处是吾家,大概记忆里是苏东坡说的,如果错了,多多包函,二十年的异乡生活都让我在这里坚守着,说明也有心安的基础,它也有故乡的意义。
为了更明确的一个确定,以先入为主的时空概念,这样虽然两地都有故乡的意义,尊重时间的意义,那个先入心灵的空间就作为这次作业的主要内容,疫前的那次回去,我还专门在故乡的那片废墟里寻找我过去的家园。
故乡是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它曾在历史中演绎过秦皇汉武的宏大叙事,它是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可说的故事总是唠不完,每条街,每个巷都有故事,这是个有故事的名城,说起故乡,是我这个定词确定的故乡,它就具体了,就是西安城东韩森寨,这一片方园也足够大,我都小学毕业都没有偿试过一个人独自走出过它,当然小学生的世界没多么大,相比现代社会的叙事格局那简直就是原子化的微格局,这里长大,上学,在这片土壤滋养中,情绪一点说,带着情感记忆,然后成为社会人,三年前的那次回家去找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那也是带着一种惆怅的情绪,走进曾经是家园,是多少次梦回的地方,如今是那么大一片废墟,那里是那一拨房地产热的后遗症,十几年前遭遇拆迁,之后逐渐成为一片瓦砾堆积成废墟的曾经居住的故乡,那次回去特别感慨,情绪驱动着去找了一下自己的家,我在那里走了很久,确定了许久了,大概地确认了一下自己家原来的地方,那里的己经堆起一处建筑碎片堆,如小山堆,我不愿意用垃圾堆这样的字眼去叙事它,作为情感上我不接受,我绕着它圈了无数圈,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绕着,绕着的过程中,我脑海里浮现我家的院子,房子,兄弟邻居,还有双亲,情绪很复杂,诺大的废墟,或许就我一个人围着这个如小山堆一样的地方在这里千番思虑万番感慨,一度我进入到我的情绪里,周围似乎不存在了,那些年我几乎是每年都要回故乡,每次看到那片外面用围墙围着上面有巨大各种广告标语,我记得,什么七千户搬迁安置超大工程,当然还有很多振奋人心的文字力量的体现,看上去很有温意。
近三年了,因疫情没有回家了,当然那片土地还是那个样子,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其实这三年梦回过不知多少次。带来更加复杂的情绪,还想在那片小土堆周围绕着走上个把小时,那里走着,记忆里那些碎片记忆可以再次复制,至少那里是我可以确定的自己曾经的家的地方,它的物理空间还可以确定,十几年了每次回家,望着那片土地,至少还可以有个存在过的那个确定的真实,虽然它是废墟.,人常说过眼云烟,总归是云烟,如同废墟总归是废墟,它存在在哪里,它只是时间这个过程让它在十几年前的家变成如今的土堆,时间变化了,空间也变了,但是那个家的乡愿,经验,回忆是延续着的,它有个具体的确定的反复判断过的具体的那个把握,十几年的无奈己经凝成了那个把握了,经过十几年的一再确认,它己经在心灵里有一处深深的粘着了,随着每一年的这种情节的附着,那里己经有了一种隐隐的伤怀。
可能在未来的多少年那个情结还在因附着而长大,伤怀也在隐隐的发作,总有一个恐惧在哪里,我甚至害怕那片废墟突然在未来的那一刻,我回去了,它不见了,那个我伤怀的绕着小土堆也消失了,它在时空里消失的可怕是它让我无法确定它具体的那个点了,那才是我极大的恐慌,看到这座城市那种无力感辩识的钢铁水泥森林式的现代性物化呈现,一切都在以一种宏大物理结构的取代去驱逐那些存贮有碎片的乡愿,记忆里的确定的有灵性的点,或者那个时候在回到那里己经无法确定那个家的具体时空承载的的地方,如同人的身体承载着灵魂,身体没有了.灵魂无家了。那片承载故乡意义的专属把握它没有了,故乡的意义是不是成了一个问题了。可能我对故乡的思念太唯心了,本着存在的意义,我的焦虑会一直持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