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明明是对方不对,我觉得委屈抱怨了一句,对方反而更生气?原本一个小问题,自己只是想沟通一下,结果越说越乱?这种情况,就是冲突升级。
举个栗子:
罗晨最近忙着准备公务员考试,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自习室看书,吃饭也是随便解决,他女朋友汪汪很心疼,担心他看书太辛苦,又吃得不好,身体跟不上,跟他提议:“亲爱的,好久都没出去吃了,咱们今天晚上去吃学校门口的涮涮锅吧?”罗晨听了有点不高兴,跟他女朋友说:“你知道我最近很忙,哪有时间吃饭呀,就不能理解我一下吗?”女朋友听了也很委屈,“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却还要怪我,你才不理解我!”这句话说完,就跑走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由于表达方式不对,导致两人不欢而散,但两个人都觉得委屈,例子中罗晨委屈的是女朋友竟然不顾自己的忙碌的学习情况,要去吃涮涮锅,太不理解自己了,而女朋友委屈的是自己明明是为了罗晨好,他却觉得自己不理解他,这种情况,是如何出现的呢?
在我们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确实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我们经常忽视观察别人的行为,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了别人的行为,但根本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更常见的是我们只记住了自己对别人行为的评判,而不是行为本身,而脱口而出的评判,正是导致很多误解和矛盾的原因。
我们再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学会更有效率的给他人反馈,我们使用CBE (Condition-Behavior-Effect)三步骤反馈模型,这个模型能为你提供一个反馈内容的表述结构。实践证明,使用这样的结构来给他人反馈能改善沟通效率,减少误解,同时降低接受者的防卫心理,让他们易于接受。
CBE反馈方法
Condition-情景
描述我们观察到对方行为发生的情景,越详细越好,包括环境,语境,参与者等等。
栗子中罗晨的女朋友可以先这样跟罗晨说:“亲爱的,我知道你最近看书特别辛苦,每天很早就在图书馆,为了赶时间吃饭也是随便吃点。”
Behavior-行为
帮助被反馈者了解你观察到的行为,不要评论,只是描述行为,这个行为最好是对方可以重复,可以再来一次的行为。例如,不要说“你没有注意听说说话。”而是要描述行为“当我跟你说话时,我发现你不时望向窗外”
Effect-影响
与反馈对象分享他的行为对你或他人造成的影响,注意这种行为是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评论。不要试图去“翻译”别人的行为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而是用“你的感受”这个客观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你应该说“我感觉...这对我来说...在我看来..”而不是“你的行为,你当时有点...”,这样的句式就是在评论了。
例如在工作环境中,这种行为的“影响”可能是工作结果、客户满意度,团队成员的感受等。基本上就是行为可能对本人的声誉、专业度、能力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如何区分评论和影响呢
评论Judgement VS. 影响Effect
你的行为很无礼 VS.你的行为让我觉得生气
我觉得这件事你在说谎VS. 这件事让我觉得难以置信
你处事圆滑,有城府,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 vs. 你刚才的行为让我觉得困惑,我看不出你的态度
前者都是在判断、推论对方的出发点,而后者才是描述自己的感受
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呢?
还是举个栗子吧
1)
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
(评判)
我哪里无情,哪里冷酷,哪里无理取闹
(否认)
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冷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继续评判)
结果就是反复评判+重复,直到冲突升级
2)
“我觉得我被忽略了”
(评论+感受)
“我没有忽略你,你想多了”
(评论)
结果是两个人陷入了互相评判的冲突中,这种冲突很可能会不断升级
当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来反馈时:
“你刚刚走过去,没看到我,我觉得很受伤”
(描述自己的感受)
“不好意思,我没看到你”
(被反馈方解释自己)
可以看到,这样反馈是有效的,双方的冲突就这样简单的解决了。
告诉别人他们态度不好不会有太大帮助。它没有指出此人做了哪些事情让你认为他的态度不好。一个更为具体的说法可能是,『要是你没有按时完成工作,我觉得你没有重视它。』然后,如果此人想让你认为他重视工作,那么他会理解合理分配时间的必要性。
快去跟你的小伙伴分享感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