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个贬义词的原意

两个贬义词的原意

作者: WXJ水晶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2-26 21:28 被阅读0次

读《孔子传》第五章六十耳顺第一节避人救世有感:

孔子在传道的路上遇到诸多的不顺,甚至是别人的冷言讽语,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前行。孔子离开齐国,是避开齐景公;离开鲁国,是避开季柦子和鲁定公;离开卫国,是避开卫灵公。他这是避人,但他永远不避世。

在艰难的行进中,孔子抵达了人生的又一重境界:六十耳顺。

耳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不计较别人,不纠缠别人,大度,宽容;不受别人干扰,不被人误导,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做给别人看。

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成大事,完善自己的人生。

一意孤行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境界,使孔子在传道的路上“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乍一听是贬义词,今天读了书之后,了解了它的真实意思:什么叫“一意”?就是一个想法,一条道直到底;什么叫“孤行”?没有陪伴,没有跟随,就一个人,不从众、不哗众、不挟众,坚持自己,孤身一人。

人的伟大不是因为他的什么聪明,人的伟大往往是因为他的坚定。聪明人好找,坚定的人难求。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不妨也像孔子一样,认定了自己想干的事,就“一意孤行”下去,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就如我们早读一样,5:30,所有同修一起挤满屏幕,和颜悦色,共同吸收圣贤之精华,修练自己,铸造自己,提升自己。

丧家之狗

这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到郑国,两人走散了,子贡逢人就问,有一个郑国人就告诉他说:“东门那里站着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后颈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落魄得像个丧家狗。”

这个郑国人本想讽刺孔子,但却出人意料地传达出孔子的精神气质。

尧是远古时期的君主,皋陶是尧帝时期的司法官,还有禹都是古代的名人,他又没有见过,又怎知他们长的什么样呢?如此之言,孔子不也像他们伟大吗?

当子贡找到老师,把郑国人那个不靠谱的话全部告诉了孔子时,孔子不是伤心,不是生气,而是开心!还连发感叹:说得真像啊!说得真像啊!

丧家之狗,道出了人类的困境。人类就是在不幸的境遇里,仍然仰望着头顶的星空,仍然在寻找昔日的美好家园。

我们也不妨以孔子的豁达,以不计较、不纠缠的心态来面对人生。

相关文章

  • 原意

    时光的笔墨,若能再重一些 我或能真切地,再见你一面 有多少难舍难分,被整体掩埋着 不为人知,却无从代替 不安分的梦...

  • 《原意》

    昨晚读余秀华 “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想她如陈皮般的日子如何在沸水里翻腾 近似黑朽的死叶 在或大或小或晶莹或浊...

  • 原意

    #原意 胸腔里一把火, 想要燃烧 烧蚀殆尽 一股渴望, 这本身是什么 我已不想深究太多, 醒来了 一股胸腔的敬意 ...

  • 渲染着一种奔放热烈的生活——巴洛克风格家具

    巴洛克(Baroque)的原意是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巴洛克风格中的华丽...

  • 人老了,话也少了

    都说倚老卖老这句话是贬义词,原意是指仗着岁数辈分大,以此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表示作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的意...

  • 幸福的原意

    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幸福更是每个人的感受,到底什么是幸福,每个人的答案也会不一样。 林语堂说:“幸福,一是睡在自家...

  • 别让理由阻断未来(非鸡汤)【2019 5/60】

    理由原意指道理与由来,但由于和原因一词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因素,理由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演变为借口。成为了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 穴位原意

    手太阴肺经~中府 穴位:第一肋间隙外侧,距胸骨正中线六寸。 中,指中气,即天地之气;又指中焦、胸中与中间。府,指府...

  • 成语故事: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原意指呆得像木头雕成的鸡一样。原为褒义词,后用作贬义词,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

  • 准大四的我喜欢“好高骛远”

    好高骛远原意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我却很喜欢用这个词语形容自己。 虽然它是个贬义词,我却觉得拿来形容自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个贬义词的原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ic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