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意外地得到了一张寻宝地图,在这张寻宝地图上,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所在的地方,也发现了宝藏所处的位置,而且这是真实的。
此时,你是不是异常兴奋,准备一番,开始踏上了寻宝之路。那么,请问最终寻到宝藏的可能性有多大?
以前花钱买书或者用读者证借书的时候,一页一页的字都会仔仔细细地看,那股小心劲,生怕漏掉一个标点符号,读书进度缓慢,一本书要读好长时间,读完已忘了大半。
读书的过程,就好比去寻找宝藏。如果连宝藏在哪都不知道,不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书中的宝藏,就是那些最具价值,对你最有帮助和启发的点。
大部分情况下,在读一本书之前,我们是不知道这本书会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需要我们在上面花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很多书,真的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所以在读书之前,选书非常重要。买衣服,要试穿;添置电器,要货比三家;现在水果零食,都有试吃。读书之前岂能随便,殊不知,看一本不值得读的书,浪费的不只是金钱,还有时间,这些时间本该可以用来做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
那么要如何选书呢?看看书皮,随手翻翻,听听建议。
书名、作者、推荐文案,无不在透露着这本书的信息。翻开之后的目录,序言,一般就能让你知晓整本书的框架,书中最具看点的地方。互联网时代,动动指头,就能看到更多关于此书的介绍和评价。
经过一番筛选,觉着有价值或者适合你,就可以运用速读的方法,在1小时内快速读完啦。
1小时内能够读完的前提是,你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要做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很简单,读书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注意,只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你目前最关注的,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书中找答案。
带着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开启自己的寻宝之旅。阅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而是在书中找关键字,那些是名词和动词的关键字,它们通常在句首和句尾,在“但是”、“然而”等转折关联词之后,在例子附近,有些作者还会帮助你在重点处加黑、划线......重要的是,你要自己主动去寻找关键字。
找出和问题最相关的20个关键字,用自己的话把它联结起来,就是1小时候的成果了,也就是寻找到的宝藏。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找到了想要的答案,还知道了这本书需不需要再一次地进行阅读,是止于此呢还是深入研究?
发展越发快速的时代,时间越发珍贵的今天,每一天,我们都是在和死神进行赛跑。能够花一半的时间,获得双倍的收获,而且还能记得住读过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