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周末的下午跟老公一起去种菜,老公的朋友带着四岁的小女儿和我们一起同行。我跟孩子打了个招呼:“你好小宝贝!”孩子还没有说话,爸爸开口了:“叫阿姨,没礼貌,又害羞了是不是?”听到这句话我好难过,这“害羞”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会怎么样呢!“害羞”两个字也是我心理的一个痛。我儿子小时候就被贴过这个标签,有外人的原因,也有我自己无知的原因,庆幸的是后来认知的刷新才使得这一情况得到改善。
我好害羞车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着,我们也在随意的闲聊着。突然朋友感叹道:“俺家俩妞要是有你家俩孩一半的表现,我就知足了。”猛然听到这句话,我好愕然。脑海里立即闪出了一句话:父母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在生活中能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即便他认为可以做到在孩子面前不表现出来,孩子是那么的通透,他能感觉不到爸爸妈妈内心的想法吗?再说父母真的可以做到只在心里想面上不表现出来吗?意识决定行为啊!孩子还在车上,她亲耳听着爸爸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和对自己孩子的失望,她会作何感想呢?她的自我价值感是否会瞬间被拉低一节呢?自我价值感的降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他怎么可能具备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呢?又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此时的我超级惊叹:我们有些家长真太习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爸爸都说:我太笨了很多心理学课程都讲到过,如果我们给一个孩子贴上一个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尤其贴标签的是自己的重要他人,结果更加严重。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倔强”的标签,他总会找机会向你显示出他有多倔强,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我必须得哭呀!我本来就是爱哭的人我常常想,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被贴上标签的呢?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对很多家庭的观察,我意识到原本清白的孩子在不知不觉当中被安排上某种角色,也许从此就顶着这个角色开始了与原来不太一样的生活。
也许有家长会问:不说出来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在心里这么想可以吗?这还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能低估孩子感觉的敏锐程度。有时候,父母的一个字、一个眼神、一个语调就足以告诉孩子,她是个怎样的人。父母怎么看待孩子经常只需要通过短短的交流孩子就知道了。当把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孩子间的点点滴滴的交流汇总起来,就可以知道父母看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强烈,不仅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受,影响他们如何看待自己,而且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哪个是你想要的的呢如果一个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已经陷入到一个角色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一辈子都要饰演着这个角色呢?他会被永远禁锢在角色当中,还是能够从角色中释放出来?当然是可以释放的,只是我们要投入很大的心力。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技巧如下:
1. 寻找更多合适的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妈妈:“我正要打电话让爸爸找师傅来看看门是怎么回事,你就发现是门旁边的螺丝松了,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妈妈:“你虽然想留在家里和朋友一起嗨,但听到我说姥姥想你了,你还是同意和我们一起去姥姥家,你好会体贴人呐宝贝。”
2. 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用心的眼光看待自己。
妈妈:“儿子,柜子门打不开了,你能用你的智慧来试试吗?”
爸爸:“老爸想去吃烩面,姐姐想吃煲仔饭,你想吃火锅,妈妈想喝小米粥,儿子,你能想个办法破了这个僵局吗?”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父母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妈妈:“爸,我们这次出门您和我妈更不用担心了。阿宝大了,我俩一起连箱子都是孩子提,脚下生风啊!力气大的很。行程安排、预定车票酒店、每日出行线路等都由孩子来安排,我啥心都不用操,只用带着阿宝就行了。”
妈妈:“妈,你可甭担心我坐错车、坐过站了。从阿宝8岁开始,阿宝对地铁线路搞的比本地大人都明白呢!昨天在北京地铁站还帮两个叔叔指路呢!”
4. 要想孩子做到,父母自己首先以身作则。
妈妈:“我这个大馋猫啊!太想去吃麻辣火锅了,可这几天上火了,牙还疼着呢!还是再忍几天吧!”
爸爸:“好累呀!真想打会游戏放松一下,可今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还有一点没搞完,再坚持一下下,彻底完成之后就可以自由的去玩喽!”
5. 父母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妈妈:“我还记得你三岁半会骑车时,你可是咱们院里第一个不用辅助轮学会骑自行车的同龄孩子哦!”
妈妈:“儿子,我记得你一开始对离开家独自参加夏令营反应特别强烈,随后你自己慢慢了解之后,你决定尝试一下,不料想就一次你就爱上它了,每个寒暑假就惦记夏令营了。”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妈妈:“儿子,我不喜欢你这样,输了是很难过,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开心些。”
爸爸:“闺女,参加婚礼穿破洞牛仔裤是不大礼貌,容易给主人留下这个婚礼不重要的感觉,尽管你不喜欢穿裙子,我还是希望你能穿着更得体些。”
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虽然不太容易,但这也是身为父母艰巨的任务之一。当孩子一再不改他们的某些行为时,不仅需要我们克制自己不去强化他们的负面行为,不对他们大喊“你怎么又这样”,而是愿意花时间制定计划去帮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接纳他们更多的负面情绪,给他们更多的选择,通过更多的尝试来解决问题。
自由奔放的天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