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彼尔姆进行工作访问期间参观了技术园区,并参观了Promobot公司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因多次试图从试验场“逃跑”而得名。始料未及的是,机器人小P与普京握手刷爆网络而一炮走红。
逃跑机器人
逃跑机器人名号的由来
该新闻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不说别的,就拿小P机器人冲逃跑的事情来说,他就是机器人中的战斗机了,难怪会成为网红。也正是因为小P机器人无数次从实验室“逃跑”,也就有了逃跑机器人的名号。
逃跑机器人能做些什么?
小P机器人,全名叫做“PromoTIonal Robot”,编号是IR77。
Promobot公司创造出来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公司和客户的关系,它能和人类进行实际的交流,并且记住见过的每个人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小P可以担任万能助手、管理员和人群密集点助手的角色,其功能很多,包括沟通、识别、并扩散宣传材料。除此之外,它的身份识别能力更加厉害,能准确判断出性别、年龄、心情,并且能提供识别对象的统计数据。
逃跑机器人
小P机器人的意外“逃跑”缘故
关于机器人逃跑这样的事情,据科研人员说,同系列没有逃离倾向,只是他们将这款机器人设计成可以绕开各种障碍,但没想到小P会借此功能来逃离实验室。
在2016年6月,科研人员到处都找不到小P,后来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找到了电力耗尽的小P,在电力耗尽之前,小P行驶了大概50米。而这已经是小P的第n次“逃跑”了。找到小P后,科学家们赶紧把它接回实验室去,工程师两次尝试为它重新编程,但都以失败告终。
逃跑机器人
针对“小P为何一次次从无聊的实验室中“逃跑”,去探寻外面的花花世界这个问题。”。实验室的创立人之一奥列格(Oleg Kivokurtsev)的回应:“这小P机器人能够从经验和环境中进行自主的学习。”
机器人行为意外已不是第一次
其实,这次小P走红,引发了更多人对机器人行为的关注。
我们也在思考,这些机器人行为意外是炒作还是确有其实,这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简单回顾此前发生的类似事件。
1、2013年11月12日,奥地利发生一起清洁机器人“自杀”事件,这被戏称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器人自杀事件。“自杀”的机器人是一台Roomba清洁机器人。机器人“自杀”的原因被推断为无法忍受做家务。 自杀机器人
2、今年7月份,一张“美国保安机器人投池自杀”的照片在国外社交网络走红。据悉,事发美国华盛顿DC的一幢办公楼内,一名负责安保巡逻的K5机器人不知为何,突然一头扎到室内的喷泉池里,让人诧异。 自杀机器人
3、Facebook机器人创造语言。前段时间,这件事情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就是因为下图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这些被称作“对话代理人”的聊天机器人正在创造它们自己的语言。 对话机器人
机器人异常行为背后的思考
机器人出现异常已不是第一次,这些事件意味着什么。从上文中四件事情来看,虽然极大可能是机器人内部的传感器出现错误,亦或实验室研究员操作失误。但在人工智能氛围日渐浓郁的今天,人们更愿意相信,机器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
在抛开这些案件的对错的背后,我们发现这些“现象”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反过来,正如马斯克担心的威胁,人类建立相关的规范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尤其是在
世界范围内,服务机器人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还处在一种不完善状况的时候。
关于机器人规范:
1940年,美国科幻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提出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
一、“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
二、“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反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情况下必须保护自己”。
除此外,相关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机器人规范。
日本为了保护人类在使用机器人过程中不被伤害,起草过一份60多页的文件,名为《下一代机器人安全问题指导方针(草案)》,起草的是包括企业界人士、科学家、政府官员以及律师在内的一个专业团队。
韩国也起草过《机器人道德宪章》,主要内容是:确保人类对机器人的控制、保护机器人获得的数据,并防止违法使用机器人,并准备将道德标准装入计算机程序,以防止人类虐待机器人。这些文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的细化。
最后,我们希望,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得到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