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太守,造福一方百姓
我叫苏子,是东坡居士的书童,十五岁就跟着我家少爷,至今已有多年。
少爷是我见过这天底下最有大智慧的人,他曾亲口告诉我,他喜欢杭州,他要把杭州弄成第二个开封,所以少爷尽心尽力地管理杭州。每当百姓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会跑来找我家少爷。
记得有一次,有一人告官,他告另一人欠债不还,可那人却辩解道他没有钱还,本打算卖完这些扇子还他的,可无奈根本就卖不出去。这若是换作旁人,早给他一顿板子,赶出去了。可我家少爷没有,他让官差去查,确认他真的是没有钱还,随即就让他把扇子全数上交,他亲自作画、题字,再让他拿出去卖,完美地解决了此事。
少爷的才华还远不仅于此,他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他处理官民杂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为民恳求朝廷,减少百姓债务……
少爷曾说,这儿是他的家,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确实,少爷虽生在四川,可八九年的苏杭生活,他的心中又怎么能割舍得下呢?
诗书画家,推动文学进程
我家少爷天资聪颖,六岁入学,十岁写诗,十一岁准备科举考试,二十岁中进士。他的才情,让当时已经成文一代文豪的欧阳修也刮目相看。
我本以为,我可以跟在少爷身边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可是人啊,总是要经历波折的。
新皇继位,改朝换代,让少爷饱受离别之苦,少爷四次被贬,我也跟着他颠沛流离。
一路上,我清晰地感受到少爷的伤心与难过,他经常深夜纵酒,然后拿纸笔写下一些诗词,有的我半知半解,有的我则是没有办法理解。
印象深刻的是少爷午夜梦回,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误,坐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少爷的愁苦,全都埋在心里,父母离世,少爷扛起了苏府的重担,又经丧妻和丧子,少爷都不言语,可我知晓,他总是将这些写近了他的诗里,发表在他的词中,用画来舒缓他的身心。自夫人走后,我就将少爷的手稿小心地收藏起来,怕有朝一日少爷想看,想看过往,想念将来而无处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