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读了《居里夫人》以后,我就对名人的传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又读了《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伯恩的一所破屋,父亲是个没有多少才华却非常喜欢喝酒的歌手,母亲是个女佣,贝多芬的童年是苦难的,4岁时父亲想把他塑造成音乐神童,就用暴力强迫他一连几个小时的弹琴,使他差一点因此永远厌恶艺术。11岁时进了剧院乐团,13岁时当了管风琴手,17岁时亲爱的母亲死于肺结核,他成了一家之主。童年的悲惨并没有打破贝多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那一片片草原,好似懒洋洋的浮在水面上,莱茵河是以它既温柔又汹涌的河水浸润着浓荫的脚印,鲜花遍布的堤坡,在这里他度过了生命中的头20年,他的心永远维系到这片土地上,贝多芬于1789年5月14日进入博恩大学。1792年11月战争逼进,贝多芬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定居下来。之后,他创作了许多的著名的曲子如:《出征歌》《悲怆奏鸣曲》《第三奏鸣曲》、欢快的《七重奏》和清澈的《第一交响曲》等。他最著名的《欢乐颂》也是我也是我最喜欢的钢琴曲。1827年3月26日,他在一场暴风雪中去世。贝多芬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当代艺术的最勇敢的力量的代表,从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勇敢,一种斗争的幸福传染给了我们。他整个一生就像是一个雷雨天,开始是一个明媚晴朗的早晨,但是在静止的空气里,以隐藏有一种沉重的威胁。但后来欢乐的主题似乎变得古怪,甚至于消失殆尽。真像他的那一句豪言壮语浓缩了他的一生,也鼓舞了无数勇敢的心灵——一用苦痛换来欢乐。他还说了一句很触动我的话: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最高权力者,也绝不背叛真理,正因为这样他才创作出了那么多不朽的永世流传。
我觉得每一个名人都经历过常人无法经历的苦难。都付出了常人无法付出的努力。所以我以后要想弹好他的曲子,感受名人的思想, 就得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