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是一个全才,他一生波折很多,但却无比乐观。他很厉害,是一个有趣的灵魂。
论文学,他名列唐宋八大家;
论书法,他开创了尚意书风;
论画画,一幅木石图值四亿;
论音乐,他自编自导的定州秧歌传唱至今;
论美食,中国菜历史中,66 道菜都因他而生;
论教育,他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
论医学,他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
论旅游,徐霞客远远不及。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至北京南到海南,西到川渝东至蓬莱。
论爱国,他心系国家,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论勤政,他是一个勤政地方官。东坡前后在 14 个地方当过父母官。每到一处,他就为百姓着想,教化大家讲究卫生,指导当地人勘察水脉,掘土打井,人称“东坡井”,为老百姓治病、和百姓一起开荒种地,指导大家耕作……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每次离开,老百姓就会万般不舍,并期待早日回来。
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余光中说: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负责任;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会很丧;要找就找苏东坡,他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但是他仍以一颗坦然的心看待一切,被贬蛮荒之地又如何?此心安处是吾乡,跌落政坛为人不知又如何?自喜渐不为人识,深夜归家无人开门又如何?倚杖听江声也是一夜。
他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一生起起落落,21 岁出仕,22 岁丧母,30 岁丧妻,31 岁丧父,42 岁逢冤,49 岁丧子,50 岁又被召回京师,60 岁又被贬谪,终于在 66 岁,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他是豁达真君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在晚年的一首时,自嘲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认为他的功业不再高堂之上,不再人生得意处,反而是把他遭受的苦难,看成了一生的功业。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如果感到人生艰难,失意痛苦,就去看一下苏东坡吧,他的诗词,足以慰平生。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说他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易中天在《品三国》中也表示,苏轼是他最欣赏的古人;林语堂先生也是苏轼的忠实粉丝,为表敬仰之情专门为偶像作传。犹如《菜根潭》中所说: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苏东坡就是那股清风,从黄州吹到儋州,再悠悠的吹到了今天,荡开世间的浮沉,拂进了古今文人的心,也吹尽了我们无数人的心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8713318/3fdcf3390cf15c0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