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
A 、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A 、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 、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6.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 、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 、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7.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 、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8.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9、黑蝎的住所是( )。
A、沙地 B、土洞 C、废墟堆 D、河岸
10、被同类吞噬的朗格多克蝎子总是( )。
A、小蝎子 B、老蝎子 C、雌蝎子 D、雄蝎子
11、( )体色更鲜艳。
A、幼年蝎子 B成年蝎子 C、雌蝎子 D、雄蝎子
12、在法布尔的狼蛛对抗蝎子试验中,( )胜利了。
A、狼蛛 B、朗格多克蝎子 C、双方均未进攻 D、双亡
13、读了法布尔的实验,你认为以下那种昆虫被朗格多克蝎子蛰后死亡最慢。( )
A、蜘蛛 B、螳螂 C、蝼蛄 D、蝗虫
14、法布尔采用( )的方法成功困住露天环境中的蝎子。
A、围围墙 B、盖盖子 C、围玻璃墙 D、围玻璃墙,用羊脂涂木桩
15、朗格多克蝎子用( )攀援。
A、脚爪 B、尾部 C、腹部 D、螯钳
二、简答题(31分)
1.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答:
2.简单介绍一下《昆虫记》最吸引你的艺术特色。
3. 阅读下列材料:(4分)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
A 、《 共产党宣言 》 B、《 资本论 》 C、《 阶级斗争》 D、《 社会主义史 》
4. 阅读下列材料: (4分)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5.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6.《西行漫记》又译名为什么?为什么中译名不选《西行漫记》?
三、精选《绿色蝈蝈》段落,回答问题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1.结合选文,概括绿色蝈蝈的叫声和形态有哪些特征?(6分)
(1)
(2)
2.作者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6分)
3.绿色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它为什么喜欢吃蝉的肚子?作者是如何知道绿色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6分)
4.作者对绿色蝈蝈是怎样称呼的?你觉得这样写好吗?(6分)
答案选择题: 1D 2C 3D 4B 5B 6B 7D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D 15A
简答
1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答:《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
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2简单介绍一下《昆虫记》最吸引你的艺术特色。
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3毛泽东,B,
4、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 【答案】逼蒋抗日,停止内战 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答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答案】西安事变是一次爱国的行动,它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说明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全 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5.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答: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 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 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 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 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 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6.《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答:一九三七年十月, 《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