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幸运的,来去天气晴朗,为了满足我们南方人没见过雪,中间还特地下了场小雪。不一样的的德育专家,虽然切入点不一样,讲得都同样精彩。人通常会主动选择对自己有利又最需要的东西听,也会主动记住自己喜欢的。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与建构》
在张信章老师的大道理解读,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结果趣味横生,特别有意思。于是我就几下了三个感受:
感受一、德育就是个打杂的
现行的德育就是个大杂烩,打杂的,啥都干。学生的思想动向要管,吃饭也管、睡觉也管,安全也管,似乎没有什么不跟德育相关的。在东莞,ETC也管、连一个APP有没有用还得发下去统计人头。张老师一语中的地表达了做德育的多么无奈。只要哪里不好,都跟德育有关系,只要学生哪里做得不好,都是德育的问题,工作贡献战绩难以给德育分功,但担责永远少不了德育。大家都纷纷鼓掌表示同感。教学就是负责期末考试的,书本上的和教师技艺磨砺上的归教学处,而学生表现不好的思想、学生的纪律,也就是所有与书本成绩无关的都是德育。看似分得很清楚,而事实上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
感受二、德育可以用课程导向途径完成
德育教育有6个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孙校长很早跟我们说,德育和教学不分家,所以我们的部门叫做课程研究中心。用课程导向来引领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学生在好的课程中学习成长,当教学充满着内涵的时候,当学生每天都在真善美的环境中熏陶,哪里有时间搞别的,好的习惯和风气就形成了。我校现在做的“完美教室”,就是用课程来建设德育课程,在完美教室的引导下,学生成长成为自己的样子。很认同张老师说的“当课不进行课育的渗透,那就是个工具而已”。所以,德育和教学是不分家的。
感受三、好的课程架构都是一样的
张老师所分享的他们学校的管理架构,我们学校是一样的,有课程研究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服务中心,只有这样的时候,才不会出现管理界限分开,责任不分明。张老师学校还特别关注校历馆的建设,因为校史也是德育的教育基地。我们学校的二楼也打算做校史馆,当我听到这个的时候,感受到好的课程都是趋同的,建立校史馆,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人和事。我们做不了大事,但是我们可以怀着大爱做小事。
哈尔滨德育学习收获继红小学参观记
继红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1948年建立的烈士子弟学校,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红色印记的学校。。学校的课程系统经历那么多年,很成熟。从校长的介绍中,感受到继红小学是以活动育人为主线来进行德育工作。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塑造孩子。从整个分享报告中,我捕捉了两个关键词:精细和仪式感。
精细。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他们要求整齐划一,做操都是一个孩子一个点,所以几千人看起来齐刷刷的。然后家长参加活动,所配备的位置也是精准到位。今天老师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精心准备了的,怎么坐、桌子怎么摆,然后谁先说都是精心策划的。
仪式感。入学和毕业的仪式感。入学礼,孩子写一封信给自己,投入舞台中的信箱,让孩子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投递写给自己的信。封存后,毕业的时候打开。在这里,可以看到程序。他们提供了步骤清晰的程序,让老师们按照程序操作。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学校,事事要“精确精准精美”,每一个活动每一项任务大家都以此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仪式感,全课程的课程体系更强调仪式感,期末庆典、生命奖,都是为了让生命成长更有意义。
德育的分层管理
德育的管理工作,是人的工作。
先建立联系再谈工作。管理的工作对象是人,要充分了解这个对象——人。也就是先了解、建立联系,然后才能有下一步工作可谈。懂得对人的把握才能做事。德育工作是对人的把握。沟通也讲究方法,先关注人,不要只讲工作,先关心人再谈工作。
工作讲究方法。采用日本企业5问法,确保工作布置无误。避免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或者理解不到位,导致工作效果不好。使用目标管人,当大家目标一致时,加以沟通,很多事情都可以一样到达目的地。关于学校里有些老师想得寸进尺的时候,第一次要纸质,要“划出硬边界”。恶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处理的时候心里软弱。
小技巧:关于班主任的工作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可以很丰富:教师手势、情景表演、案例处理。记得写工作日志:名单(带生日星座)——课表(全校、教师个人)——加班、奖励、教师大事件——日志(查跟班、病事假)。
晓玲说事
这是这么多天最最喜欢的讲座。与我们价值观趋同的教育理念。
让孩子拥有价值感。每一位孩子都有事做,即使低年级都安排工作给孩子,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会思考怎么做得更好,会优化自己的工作。
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她对孩子说,不管怎样都爱他。所以当别人说你们刘老师会不爱你的。孩子的回答是:刘老师不管任何时候都爱我们,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行为。
用包容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我不是神不能拯救他,但是我能做到在我的区域里让他安全,让他不受到更多的伤害。认同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接纳不一样。特别是对待特殊儿童,她能几十年如一日的那样耐心的回答同一个问题:昨天是你吗?今天是你吗?明天还是你吗?能即使上了初中还每天对这孩子挥挥手打招呼。这也是校长常常说的话。
晓玲老师还给学生设置特别的奖励。每个孩子自己设定自己的目标,自己设定奖励。当做到的时候,将会兑现。
真的是——优秀的老师心都是一样的,装着学生、装着教育,即使是中国的南北两端、地球的南北半球,都是一样的。
哈尔滨德育学习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