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前摆着一个唐僧皮影,那是我和妈妈在西安买的。
假如我会克隆,我想克隆皮影戏在西安皮影戏院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皮影悬挂在绳子上,远看就像五颜六色的磁铁,一下子就把我的眼睛吸在了上面。皮影的颜色对比都很强烈,大红配金黄再加些深绿,就好像一朵朵盛开的牡丹。
假如我会克隆,我想克隆皮影戏再看我买的唐僧,只见他一双细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戴着一顶醒目的金冠,上面镶着各种宝珠和钻石。他身披一件印着金色花纹的大红袈裟,左手拿着一根金色的禅杖,大红漆杆,金黄杖面,杖顶上嵌着一个闪闪发亮的红宝石。这么一个精致而逼真的皮影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事实上,制作皮影的确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不仅选皮要选青草期三四岁黑牛的牛皮,还要经历浸、通、拉、绷、晒、刮等六道工序才可以使用,雕凿起来就更复杂了,因为在皮上雕刻的手法与剪纸相同,要求线线相连且不能中断,着色要求对比鲜明,并且着色后,还要反复烘熨,直至干挺平展,才能做成皮影。正因为皮影制作工艺复杂,学起来便非常不容易。
制作皮影难,演起来就更难了。皮影演员不仅要操作娴熟,还要能说会唱。幕前的皮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幕后的皮影演员自然更是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皮影戏还是门需要多人合作的艺术,主演一边唱着戏曲小调,一边操纵着皮影棍子,双手灵活地上下翻飞,皮影小人在他手下,就像杂技演员一样,点、摇、跑、跳,不论多复杂的动作,都做得从容淡定、有条不紊。副演有吹喇叭的、有拉二胡的、有打拍子的,大家心照不宣、配合默契,偶尔人手不够,打拍子的便临时客串。因为演皮影戏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加上皮影小,部件精细,细节把控难度远远高于木偶戏,所以即使是一场短短的15分钟皮影戏演下来,演员们也个个都是大汗淋漓。
假如我会克隆,我想克隆皮影戏皮影属于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西汉,元代甚至传到了欧洲,可谓历史悠久。但因皮影制作工艺复杂,一部完整的戏演下来要三四个小时,对演员体力、精力和技术要求都很高,而有了电视电影互联网后,皮影戏因演出场次有限,皮影艺人的收入不高,越来越多的老艺人只把皮影当作一种消遣,皮影制作和演出都后继乏人,皮影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如果我会克隆,我想克隆皮影艺术,让皮影不会因为制作工艺复杂而消失;让皮影演员不会因为要求高、收入少而没有人延续;让这个来自老祖宗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仅让中国人、还要让外国人都知道,中国这么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让人钦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