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儿真好》|女儿是小棉袄,也包裹着父母的操心守护
我们常说“爱三四嫌五六”,我家孩子现在正处在6-11岁段,天天在家里闹腾,我常常是一脸嫌弃后又满脸怜爱。在家里她必须是C位了,要成为关注的焦点,不然就会不开心,关起门一个人到私处房间跟我们对抗。这段时间也比较爱冒险,前阵子跟两个小男孩揪着房顶晾衣绳摇摆还嗑到了鼻子,昨天晚上跟一群小朋友在广场栏杆上“走平衡线”摔了一跤。愿意去追求“王位”,并且对于结果缺乏自我意识。6-11岁段的女孩比较自由,尚没有恢复到自恋阶段。书中说,女童这阶段的特征是:能记住细节、活泼好动、开始“臭美”。这说得很准了,她真的能记得很细节,能说得一套一套的,记忆力超级好,把关注到的细节能完整的复述出来。也正是这一份表达能力,非常讨人欢心。然后就是特别“疯玩”,好动到了极点,经常是“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了。夏天很热,但还是每天带她去楼下的小广场上玩,一群小朋友疯得头发都湿透,仍不觉得累。喜欢攀比玩具,每天必须翻出家里的玩具带出去,跟小朋友们展示,然后一起玩。至于爱“臭美”,就是要穿花裙子,也喜欢涂指甲和抹口红,经常胡乱抹。而且给给她买几个好看的蝴蝶节发夹和头绳,她会非常开心,要求给她戴上去,脸上的表情极其“臭美”。
好奇心强,经常在家里“配药”,拿各种颜色、各种植物叶子,弄出不同颜色的水液。买的科学小实验材料,被她不按套路,自由调适成各种不成形的实验。我陪她做过几次小试验,但她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不强,需要强大的辅助才能完成试验(可能认字少,对说明步骤看不懂吧)。喜欢玩切切乐和捏橡皮泥,捏制的橡皮泥作品,还是很棒的。
不知道是从几岁开始“怕鬼”的,天黑了不敢一个人呆着,说怕鬼。我问她鬼是什么东西哪里有鬼啊,她也说不上来,反正是有恐惧感了。可能是女巫类的童话故事和视频看得多了,脑海里就想象出了一些鬼东西吧,反正是怕黑怕一些奇怪的叫声,打雷闪电也害怕。晚上睡觉是不敢自己一个人睡的,除非天黑之前自己一个人不经意睡着了。有一次我放她一个人睡,但后来她有质问我,为什么早晨醒来是一个人睡的,感觉有些后怕的样子。书中有段话的提醒非常好,“入睡前是谈论那些困难事情的好时机。因为那时女孩通常会十分疲惫,并且她们在夜晚往往更脆弱,所以此时很容易问及并谈论她在学校的情况。”在学校里,女童需要讨老师欢喜,还要结交要好的女伴,她比较在意自己有没有好朋友的,所以女孩的压力会比较大。“她需要父母成为一个强大、安全的避风港,这样在她陷入困境时,她就可以求助于父母。”我想起她在广场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生意见分歧不开心了,会跑来扯住我的手指头,那份不开心及那份委屈,说“她们不跟我玩了”或者“我不想跟她们玩了”,但明显是因为自己没能驾驭好现场,而被孤立开了。所以那份小圈子社交压力,正在袭来啊。基于我的观察,我觉得女孩子在“想讨别人欢喜”方面,有较大的心理需求。总觉得想讨更多人喜欢,才能刷存在感会体现自身价值似的。
这个阶段,冒险精神可能把孩子带进坑里:撒谎、偷东西、哭闹(情感操纵的最初形式),是常常遇见的问题了。
到了12至15岁这个阶段,会出现叛逆期,孩子的意见交流上更困难了。我有经历过这个时期,最害怕孩子经常说的“随便……”,问什么都心不在焉,用“随便”来打发,感觉孩子根本没有思想,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手机游戏。现阶段我最关注的是6-11岁段的孩子相处问题,对于叛逆期的事真不敢展开去想了。
陪她一起走过成长的四个阶段:探索阶段(0-5岁),从认知环境走向自我身份认知;冒险阶段(6至11岁),通过学校、友情和各种活动,在新鲜事物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极限;自恋阶段(12-15岁),以自我为中心,关注别人的看法;自主阶段(16-19岁),有自己的表达,有更多的掌控感,有自己的主张和责任感了。
《有女儿真好》这本书,主旨是帮助父母做好以下四点:1、去了解今天的世界正在以什么方式带给她压力;2、知道在她处于每个年龄段时,其身体、情感和精神生活上的哪些表现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3、既能看到她身边发生的与关系有关的事情及其影响,也能看到她内心正发生的一切;4、以一种能帮助她找到自由和自信的方式来与她建立关系,使她成为一名独一无二的年轻女性。陪女孩一起走过成长的四个阶段,始终了解她在经历什么,站在她身边,给她安全感,提供适时的帮助。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