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时震——竹溪庵记

作书房遗址,古称竹溪庵,位于徂徕山北麓岱岳区徂徕镇徂徕村。北纬36°4′9″,东经117°14′33″,海拔206米。2003年8月,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将作书坊遗址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徂徕村委已修通了从村中通往作书房的道路,并委派护林员看护。
作书房遗址处,有元“竹溪庵碑”,立于元大德四年(1300),“文化大革命”中被推倒砸断,现今仍仆于原处。
其碑文:
竹溪庵记
泰安州儒学教授时震撰,泰安州儒学教授刘绂书。
竹溪旧为名区也,尚矣。粤自隋唐辽宋,贤士大夫欣慕歌咏之作,所以志其盛者,不为不备。及乎名姓刻列于碑阴,失世其旧,剥落而不存者多。金□□党公一时修举,犹多□灭,不能完复,可胜叹哉!其兴废之由,固有关必无□□不可数计,亦由夫宏继者,或非其人,安措失宜,张而复驰,卒无成效者有耳。比得庵主□道源□□□李之高弟,李公尝以宾道□重其能,道源洎进徒刘进童,踵成其事。二师皆性行修洁,志务勤苦,己不□□难强人,深为远迩敬信,故当初弊,难祈更兴。□积数年间,虽未能复还旧基,而殿廊斋舍,抑次第而合时完矣。其不附徂徕芳游者,夫岂偶然哉!越大德戊戌岁,□□刘公学而爱敬之,由上考来,为奉符尹。公久于国政,克勤吏职,受任伊始,量时敷治,境内赖安一时。行旅过此,追忆是庵,为移时之留,因□二师辅□□军居此,晨夕起奉香火,凡耗灭无一不复焉。即其所恢拓书社,振起文明,为此境镇□□□□□□□,且告以成败之由,毅然为之倡首,从而助之者,皆不惮□□。刘公喜而和之,愈靡已焉。□□匠会,未阅月,工已告厥成矣。而□于是择吉日,会乡老,升堂共治成之。二师既感其诚,不吝有所乐施者众,苟非刻石以志,将毋以助施□。遂征文于仆,任□□职,义难固辞,乃总其始末,并编次助施姓名,庸纪是岁月云。
大德四年十月己卯日。
遗址位于徂徕山秋千峰西北、徂徕村东南方向3公里处。这里山坞峻秀,地势奇伟,怪石兀立。遗址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占地1500平方米。自隋唐以来,历代名流隐士不断至此隐居著书立说,故名作书坊。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携五友隐居于此,创“竹溪六逸堂”(竹溪庵)。当地相传为金代著名文学家党怀英著书处,党怀英在此曾著《竹溪集》30卷等。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属学术探究范畴。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