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课拖了好久,图早就画好,但由于多种原因,今天才来编辑简书,按图索骥算是复习,希望有新的提高。
本次课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学习的含义
二、建构的理论
三、大脑的有效利用
四、升级思维系统
一、学习的含义
(一)学习的含义
1、广义:生活中为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贯穿人的一生。
2、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并通过持续的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小图标与文字对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二)知识的含义
1、广义: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探索的的结果的总合。
2、狭义:知识是经验的固化,识别万物是与不是的过程。
(三)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东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西方:爱因思坦——“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四)学习三阶段
1、知识
2、技能
3、意识,包括表意识和潜意识,通过大量的训练建立大脑神经元连接、形成肌肉习惯和思考方式。
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对知识的掌握,获得技能的训练,通过不断训练,更新现有信念系统,从而获得成长的过程。
知识——技能——意识
二、建构主义
(一)由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二)关键词:主动性、原有知识、建构理解
(三)内容
(1)对新信息的意义的进行建构
(2)对原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
(四)三过程
(1)同化,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效连接
(2)顺应,新旧知识对应产生新系统
(3)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新的知识与原知识并不完全匹配,产生不平衡的,通过内部吸收和外部整合,与过往知识经验结合,形成新的知识经验,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学习中把知识纳入自己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主动吸收信息,形成知识体系。建构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看别人的思维导图只能增长眼界,而只有通过大量高强度的练习、临摩,才能越画越好,这才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五)案例分析
1、组织的定义
同化:看到文字,理解意义
顺应:与过往经历信息连接
平衡:相关组织图标,一目了然
2、企业内刊筹备计划
把过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效梳理,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调整,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大脑的有效利用
(一)“三位一体”假设
1、人物:保罗·麦克里恩提出
2、假设:
(1)爬行动物脑:脑干,头顶颈部附近,与冷血动物相似,控制本能,自我保护、攻击
(2)古老哺乳动物脑:原始皮层,与温血哺乳动物相似,控制情感、记忆,中间脑
(3)新哺乳动物脑:新皮层,理性脑,完成智力型任务
(二)左右分工的大脑
1、人物:美国斯佩里提出
2、左脑:理性脑,语言、文字、推理、序列、逻辑、分析
3、右脑:感性脑,图画、音乐、节奏、情绪、创造、新的东西
4、连接:胼胝体,左右脑信息连接的通道
(三)具有脑眼的大脑
大脑收到信息后开始加工、运作,眼睛是信息输入的重要器官之一
1、眼脑反应:眼脑之间信息传递加工的速度
一般情况:眼睛看——嘴巴读——耳朵听——大脑分析,步骤多,影响大脑吸收
需要建立:由眼睛识别信息后直接输入大脑的功能,从而提高效率。
2、通过右脑有独特的照相记忆功能
照相记忆有利用右脑图像储存功能,让视觉信息输入简单快捷,将所有信息转化为图像,缩短信息吸收时间,提高眼脑反应速度。
3、通过快速阅读和舒尔特方格,帮助训练右脑的照相记忆功能,提高眼脑反应速度。
四、升级思维系统
(一)通过视觉图像两两对比,即思维导图
(二)达到目标:呈现知识——扩容体量——形成系统——不断完善
(三)过程:识记——编码——储存——再认或再现
(四)案例分析:制定阅读计划——快速阅读——梳理关键词笔记——思维导图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