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管虎执导的抗战电影《八佰》自8月21日上映以来,截至9月8日,票房已破24亿,这对于疫情过后的电影市场,无疑是一剂有力的强心剂,但由于电影情节和历史事实的出入,又使这部电影争论纷纷,喜欢它的人把它捧得缩地戡天,视为唤醒国民精神、宣扬爱国主义的国产巨作,厌恶它的人把它骂得狗血淋头,认为它是扭曲史事、吹捧国军的票房烂作。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号称“八百壮士”(实际上只有420人) 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奉命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历史。当时国军以80多万人的军队,数倍于日军,却节节败退,最后只能被迫撤出淞沪战区,四行仓库之战实际上是淞沪战役的谢幕之战,其表演性质多于实际意义,正如片末特派员对团长谢晋元所说的“虽然国军把你们当牺牲品,但历史和人民会记住你们”。这本是一场打给西方列强看的“表演战”,以引起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然而不仅目的没达到,八百壮士却成了牺牲品。
四行仓库之战共进行了四天四夜,到10月30日晚上,谢晋元下令部队于12点后撤入租界,到31日凌晨2时,部队全部撤入公共租界,四行仓库保卫战由此结束。电影《八佰》拍摄的便是这四天四夜的坚守战(表演战),然而电影桥段和历史事实却有不少出入,例如,历史上并没有女童子军冒险渡河送旗的事,四行仓库之战也没有挂旗,日军的伤亡数量仅有40多人,国军的伤亡数量却有一百多人,实际撤入租界的国军有377人......电影不是纪录片,为了起到渲染作用和视觉效果,可以略作调整,但却不能曲解事实。
电影重点着墨于八百壮士四天四夜的不屈抗战,对于撤入租界的377名国军的结局,却没有多作交代。撤到租界的国军,并没有被当做英雄对待,反而被缴械和关押,在上海沦陷后,又被英国租界移交给日军,被送到东南亚做苦力,历经折磨,只有一小部分人得以幸存下来,重返家园。而身为88师的师长孙元良,却侵吞爱国市民捐赠的物资,强奸前来劳军的女学生,在日军兵临城墙之时,早已溜之大吉。
抛开电影桥段和历史事实出入的问题,电影的拍摄手法、艺术水准都值得一提,影片的视觉独特,从几个以逃兵身份被编入四行仓库的军人视觉切入,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小人物,贪生怕死只想逃命的“老算盘”、不敢开枪杀敌只想回家的“端午”、跟过张大帅却只会躲起来的“瓜怂老铁”、当了一辈子处男的老兵油子“羊拐”,这些看似贪生怕死、懦弱无为、不成气候的逃兵,却在最后奋起反抗,英勇就义,不由得让人想起赌场老板何香凝那句“国民皆如此,倭寇何敢?”当兵火蔓延,家园沦陷之时,每个小人物都能奋起反抗、全国皆兵时,倭寇何愁不除,国土又何至于沦陷。
影片中戏曲配乐也大值一提,现代战争却配以《挑滑车》、《定军山》等古典戏曲,岳家军、老黄忠、关羽、赵云等英雄形象都呼之欲出,人们在战争灾难面前,往往寄希望于英雄人物,希望他们能过五关斩六将,七进七出,解万民于水火之中,殊不知,自己才是自己的救星,自己才是自己的英雄。影片中的白马贯串始终,该是和平和希望的象征,隐喻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英勇杀敌,最后全身而退,然而战乱中的白马就如待宰的羔羊、就鼎的麋鹿,终究逃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惨下场。
行文至此,想起多年前写过的一段话:战争有时候是一面镜子,乱世之中,照出人性的善与恶。当战火停歇,当往事如尘,多年前犯下的错误是否会一并堙灭?其实往事并不如尘,即使尘埃落定,也会有风吹尘起的一天,那时往事悄然爬上心头,小虫般啮噬着你的心。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电影中的历史就是任人蹂躏的伪娇娘。但青史不会成灰,往事不会如尘,终究会有海晏河清、云开雾散的时候。
文章原创:「三味书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