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20年代,摄影还是贵族及上流社会的娱乐活动,相机和胶片都是很贵(与现在手机、数码也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技术上,
摄影机的镜头也越做越大,镜头做到F15,号称已经和人眼的感光一样了(这个还是对人眼认识不足)。
那个时候其实彩色感光片已经出来了,说是德国已经退出了天然颜色的彩色胶片,已经使得照片和电影具有彩色的能力了(但真正国内开始用彩片的时候,也是差不多20年后了)。
活动摄影机据媒体报道,也开始作为普通娱乐之用(当然也不是寻常百姓家,富豪之家才能用的上),一只摄影机大概在(60-4,5百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万5,6到十几万的都有,携带便利,据称最小的就是9毫米的电影摄影机。拍摄电影,摄影机不贵,但胶片应该是太贵了,1分钟需要10几20帧胶片,而且电影是要拍负片的,价格可比一般的胶卷贵。因此,也只有当时政治、经济上国内的大拿,才能留下电影的镜头。
1927年,电影还是默片,胶片上还没有声波同步的技术,需要扩音机放声音,但又不好解决同步的技术,只有作罢。当时说叫电传摄影(即通过电波传送图像,Television,即今日之电视),虽以发明,但也未解决关键问题,无法实用,只有拭目以待后面的技术进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