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创新自然史》

读《创新自然史》

作者: 观自在行 | 来源:发表于2020-11-30 22:38 被阅读0次

    为了完成对某市创新综合体的规划,找有关创新的书看,发现了这本书——《创新自然史》,对创新的本质,有很独到和深刻的见解。

    下面一小段是作者史蒂文·约翰逊关于创新的解读:

    " 人们常常把创新过程浪漫化,想象伟大的创意超越环境限制,横空出世;天才的眼睛从旧思想和僵化的传统中发现全新的创意。但实际上,新创意更像是一个个想法的拼接,它们都是由思想的碎块拼组而成。"             

    对这本书有所感触,是因为之前就听到过“创新生态”的概念,除了字面意思外,并不能真的理解到更深的意思,直到读了这本书,才明白生态的关键是什么?创新为什么需要生态?

    《创新自然史》用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把生态这个抽象的概念跃然纸上,然后又用一个个逻辑论述和案例,表明了创新为什么注重生态。

    大海里的珊瑚礁是史蒂文给读者关于生态系统的故事。大意是说,大海很多地方是不毛之地,但在某一片地方,出现了一个珊瑚礁,里面各种微生物不断繁衍生息,非常神奇,仔细观察,发现里面就像一个微型的热带雨林,气温、突然、各类物质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动态关联,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他对生态的解读,包含生命、可持续的概念,是一个内部动态生长的系统。

    但为什么创新如此强调生态?作者的解释是,这种生态系统里,有可活动的元素,也有促进元素间连接的适合环境。而创新的本质就是元素间偶然连接,没走寻常路,发生了新变异,形成了新东西。而人类的进化起源,就是一次C元素的偶然碰撞。

    既然创新是偶然的碰撞,那也可以说,创新是一种对规范的偏离。规范,代表着按照机既定规则按部就班,结果可预见可控制。偏离,则是脱离常规,产生了无法预见的结果。这个结果,如果能够再与其他信息连接耦合,或许就会绵延壮大起来;如果与外部脱耦,或许就会泯灭。保护创新,就是要允许偏离,给偏离之后的结果更多空间,或许就会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奇妙事物。

    灵感或许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创新火花吧。据说散步、运动和交流时,更容易产生灵感吗?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说,当思维或身体浮动时,有些原子会脱离固定位置,朝四面八方移动……不断随机连接,当产生意外而有效的结合时,灵感闪现。

    灵感渐次触发,从想法、实践到产出价值,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比如找到一个商业模式、研发出一个新药,给一道物理难题找出答案,给文章写了个精彩的结尾,等等。而这些创新,还将为下一个创新奠定基础。

    有时候人们喜欢去咖啡馆写作,仔细想想,或许也和这种偶然连接有关?

    咖啡馆往往不怎么安静,但也不过分吵闹;你不会被贸然打扰,也不会过于孤立。交谈、制作咖啡、开关门等白噪音,将很多细小多样的噪音掩盖,白噪音的这种屏蔽效应,让人们比在安静的环境下更能专注思考;同时,你竖耳抬眼间就能听见、看见他人,可随机强化或弱化某个外部信息,与自己的思维连接,激发新思考。

    身处其中,你在声音和视觉上,与环境产生弱连接,思维随机流动,就容易产生新想法。创新的可能也就打开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创新自然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tj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