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深不见底的恶意

深不见底的恶意

作者: 风雪归途 | 来源:发表于2018-01-18 21:49 被阅读93次

    《恶意》 读后感


    “你心里藏着对他的恶意,这仇恨深不见底,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

                                                      ——东野圭吾

    世界上曾经有这样的一个男孩。

    他跟随父母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生活环境与他之前的家有着天壤之别,面对这些,只能接受。

    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有梦想,他想成为一名作家。他也和很多孩子一样,在浩渺的银河下期许,期许属于他的未来。

    可是一切随着他被动的融入校风恶劣的中学开始都不一样了,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群以欺负弱小为乐的同学。他亲眼目睹受害者的无助和绝望,却又没有与加害者抗衡的力量和勇气。

    .....

    于是,他性格沉闷的他愈发沉默,他不去上学,回避一切让他感到痛苦的人,将煎熬的自己锁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

    但是,群体的力量是不容抗拒的。

    最终,他放弃了抵抗,寄托希望于顺从,即使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他即将选择的这个群体中人的所作所足以让他们失去为人的资格。

    自此之后,男孩从一个被动的受害者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加害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对群体表现“忠诚”,甚至不惜欺辱视自己为挚友的日高邦彦,帮助这个群体里为首领的男孩奸污无辜的少女......

    那时候的他日趋扭曲,他的绝望随着加害行为日益膨胀,他麻木自己,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因为他只是想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

       “他被人剥光衣服绑上透明的胶带仍在体育馆的角落;从窗下走过的时候会突如其来的遭人当头淋下盐;还有,拳打脚踢,恶毒辱骂,可以排挤也毫不留情的日夜折磨着他。”(摘自《恶意》)

    后来,这个懦弱的男孩长大了。

    他没有成为作家,他当上中学的语文教师。

    就在生活走入正轨,人生步入中年,儿时的阴影看似就要消散的时候,日高邦彦再次走进了他的生活。

    那个一直被欺负的日高成为了一名作家,过着他儿时期许的生活,而更令他绝望的是,当年他协助“首领”强奸少女的照片也在日高的手里。

    于是乎,少年时期的绝望感和对自己的唾弃像潮水一样将他吞没。恶意,就在这一瞬间悄开花。

    他看着日高的时候,看见到都是软弱又自欺欺人的自己,他厌恶这样的自己,恨不得亲手将他杀死。而当日高不计前嫌地以儿时好友的身份帮他实现少年时代的梦想时,这种厌恶感达到了极限。

    他杀了日高邦彦。

    并策划了一个自己是受害者而日高邦彦是加害人的戏码。

    在这场戏里日高成了一个剽窃他作品,为自己的利益杀死邻居家的猫的无耻小人,而自己成了一个因为爱上朋友妻子无奈至极被迫成为日高的“影子作家”无辜者。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的人生,也要达成目的。”(摘自《恶意》)

    可是假象,永远都只是假象。当刑警加贺恭一郎道破所有的真相的时候,对于他的惩罚才刚刚开始,这种惩罚,胜过千刀万剐......


    从开年被诊断出身体有问题后,《恶意》是我唯一读完的书。整部书里让我感到害怕的不是野野口设下的局中局,而是面对校园暴力,施暴者和旁观者的态度。

    “我问他为何要对前野施暴,他回答说因为看他不爽。我问他为何看他不爽,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不过我觉得那种事也有存在的必要。我不是在找借口,你看,一旦进了社会,就有一大堆讨厌的辛苦差事等着你做,就把这种事当成步入社会前的练习就得了?”(摘自《恶意》)

    关于校园暴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的一次演讲。我所讲的内容是关于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永新打人事件”,事实上我连讲稿都没有,完全是临场发挥。我到底讲了什么,时至今日也记不清了。只是记得在说到动情之处,我对着全班同学喊,“那些自以为是就欺负别人的东西全都是畜生!”

    一直以来以辱骂别人为耻辱的我竟然喊出这种话,着实让自己都大感意外。不过,所言确实是句句肺腑。

    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个专家敢站出来保证自己知道校园暴力的根源,有人说是教育的失败,有人说是思想的幼稚。

    而我却认为是人性使然。

    史铁生写过一篇回忆他童年的散文,写的是幼儿园里小朋友做的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类似于惩罚游戏,游戏内容大概就是选两个首领,首领规定谁是叛徒,谁就是叛徒,并且必须受到所有人的惩罚。而到底为什么他就是叛徒,答案却是没有理由。或许再直白一点,“我就是看你不顺眼”。

    “于是,人性就在那时暴露了:为了免遭惩罚,大家纷纷去效忠那一两个头领,阿谀,谄媚,惟比成年人来的更直率。”(摘自史铁生《我的幼儿园》)

    抛开国籍与民族乃至时代的限制,众生相就这样一丝不挂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数千年前人类用道德划清了自己与低等动物的界限,却又在数千年之后一如既往的复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一口气读完《恶意》,上文写到的男孩,也就是杀死日高邦彦的凶手野野口,留给我的不是厌恶与仇恨,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

    他只是一个绝望的可怜人。与我们并无太大差别。

    他心中将对与错的界限分的清楚,却为了在一场校园生存战中活下来选择错误,即使这个错误会将很多无辜的人带入万丈深渊。

    他勒死日高邦彦的时候,也勒死了自己肮脏不堪的灵魂。

    他不怕现实里的审判,也不在乎在监狱里痛苦的度过余生,他在乎的只是那个肮脏的自己被暴露在光明里。

    那个时候,不堪的他恐怕会像黑暗里的飞蛾一样,被炽烈的阳光穿透,被站在上帝视角的大多数与他并无一二人们生吞活剥。

    但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善良的。

    因为在整部书里,最让人绝望的不是他的恶行,而是多年之后这场校园暴力的参与者们再度提起这件事时戏谑的态度。

    他们不会为毁掉一个女孩的贞操而后悔,也不会为差点毁掉一个男孩的一生而自责,对于他们而言,这只不过是少年时期不懂事的一场玩笑.....

    你也许会问,校园暴力的终点究竟在哪里?

    答案很遗憾,校园暴力就是一场腐烂,并且这腐烂没有终点。

    即使是在校园暴力法规完善的美国,校园暴力仍然层出不穷。即使明知道会吃牢饭也要去践踏他人的尊严。

    为什么?

    因为人性使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不见底的恶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un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