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练习毛笔字、粉笔字。
毛笔字今天换了作品,感觉昨天确定的“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字数有点少,而且重复的好多,今找了找欧阳询的集字作品,最终选定了“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视觉海波平”,就这一幅,练吧,再不能三心二意了。
写毛笔字的重点是要放松,不要崩得太紧,集中注意力把所有的意念集中到正在写的字上。
等宝贝儿画画的时候,读了读书,《教师阅读地图》中的“知性阅读”。
在《根本书籍的阅读方法:知性阅读》这一篇章中,魏智渊老师把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那么什么是知性阅读呢?“所谓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知心阅读强调,双向的交流对话强调,阅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对书本中的信息进行一个新的建构。”知性阅读不是精读,不是简单的勾画批注摘抄等,当然这些是知性阅读必不可少的方法。知性阅读的本质是与文本的反复对话,是对自我的反思和改进,是对书中信息的重新建构,也是对自己已有经验和认识的重新构建。我认为,知性阅读就是通过对书中信息不断地深入挖掘,找到有价值的观点理念,并结合自身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真正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固话思维,甚至是一次又又一次的推倒重来,实现专业的真正发展。
当然知性阅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反复训练的,魏智渊老师列举了四条训练方法:起始阶段要大量摘抄,反复应用;更深一步就是揣摩这本书的整理结构和主要概念;再深一步就是努力与书籍展开对话(就是写下自己的感受、理解、思考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事件等);最后,就是与书籍进行生命交流,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
回看自己这几年的阅读,大多数还是感性阅读,专业书籍的阅读接近知性阅读,因为我也是时常思考、反思、应用,但我觉得还不是真正的知性阅读,缺少与书籍的反复对话,对书籍的理解很多始停留于表面,不够深入,没有达到对书中信息和自我图式的重新构建。
所以,知性阅读。我还得继续努力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