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当你遇见一个很长时间没有碰面的朋友,明明很熟悉,但想不起来他叫啥名字,好尴尬;
当别人提起某一本书,明明你读过但记不清楚到底讲了什么,你会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衰退得严重,好心伤;
当领导提拔岗位时,你觉得自己也不错,但总是擦肩而过,究其原因,无非一句“不是特别了解你”了事,好失败。
你觉得,我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事,却依然过好不这一生,好焦虑。
不要慌,这其实都是知识管理惹得祸。那么,什么是知识管理? 怎么做好知识管理呢? 要想明白什么是知识管理,首先要厘清几个概念。
[TOC]
一、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联系?
这三者什么关系呢?
首先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即使你知道电脑存储信息的0101二进制码,但它只不过是内容的载体而已;
而信息实际上是数据的一个环境,它本身也无法产生价值,比如你知道一个小孩玩耍后腋下温度是37.5度,其中37.5度或者存储这句话的二进制码就是数据,而你看到这句话也无非知道这个信息的事实而已;
知识当和信息结合后,就会产生价值,比如按照通俗知识而论,当小孩的体温在37度以上,就有低烧的嫌疑,低烧后应该采取某些必要的处理措施等等。当你知道“一个小孩玩耍后腋下温度是37.5度”信息后,你就会判断她可能低烧,然后告诉她怎么处理。
一言以蔽之,知识会对你生活有所指导和帮助。实质上,知识就是查理•芒格说的“普世智慧”,也是大锤说的“元认知”。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就该明白应该关注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对待碎片化的信息。
当你浏览网页时,如果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顶多你也就是看一下题目。
如果和自己生活相关,那你就看一下这个信息,然后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判断其背后的隐藏含义,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二、知识管理内涵是什么?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中,提到一个“知识之轮”的概念,它包括五个方面: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
学习知识是因为知识的更新迭代特别的快,产生信息特别多,其载体从竹简到纸张到网络,方式从刀刻到手写到印刷到电子化,使信息传播越来越廉价和容易,因此,我们只能披沙拣金地学习,只是需要思考一下学习什么知识和怎样学习知识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已在第一个概念中做过探讨,就是学习能对自己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知识。
保存知识是用来解决“用时能找到”这个痛点的。根据现代脑科学理论,如果把人比作电脑的话,大脑就是中央处理器,而保存的知识应该放在硬盘中,不应该让大脑当作存储设备使用,否则会降低性能,前面提到好心伤的“记不得看过的书,记忆力衰退”就是大脑混用为处理器和硬盘的鲜活例子,那么我们如何保存知识呢?
共享知识就是“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它也是解决好失败的“领导不了解你”症状的灵丹妙药。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共享给别人自己的知识问题。
利用知识解决的痛点是“让知识产生价值”。一般来说,知识产生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服务,比如咨询服务,测量中介服务等,一种为产品,比如生产出的打印机、移动测量系统等。你也可以包装自己的知识体系为网络课堂。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体化共存,并利用知识产生价值。
创造知识是指利用现有知识创新知识,它段位比较高,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也是超越竞争的终极武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9789298/56e110a6d1b5dd01.png)
三、怎么做好知识管理呢?
我们前面已静厘清了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知识管理的问题,那么怎么做好知识管理呢?这里,给出五条建议:
1、做一个有品牌的洗衣粉。如果把人比作洗衣粉的话,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普通同质化严重。20年前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但随着大学扩招严重,学历等显性条件已无法证明你就是优质人才。试想一下,你在超市中采购洗衣粉,有众多选择的情况下,你肯定选择有品牌影响力的,因为它代表着质量保证,也就是你要想办法让自己凸显出来,引起别人注意。那一个人怎么打造自己的品牌呢? 首先第一步,你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具体方法可借鉴《幸福的方法》中提到的MPS模型,其中M(Meaning)是意义,代表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亦即为世界观,P(Pleasure)是快乐,代表你的兴趣是什么?S(Strength)是优势,代表你最擅长什么。你的定位应该是这三者的交集,变成你觉得有意义而擅长并能带来快乐的东西。其次,在找到定位后,你要进行聚焦,思考我要做这个东西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哪些知识并进行分类。最后,你要学会总结提高,尤其是在你确认学习方向上的总结提高,它能够让人成长速度变得非常的快,这是区分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关键因素所在,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就是这个道理。
2、善用知识管理软件。前面提到好尴尬的“朋友见面不相认”场面,其实也是人脉整理的问题。实际上,你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的软件就能够把它们管理下来,也有人喜欢使用智能手机的备注管理,知识管理软件比较多,出名的有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等,对书籍整理、工作记录、生活整理、协同办公非常有帮助,也被很多效率管理课程中一再提及。
3、选好分享平台。如果将能力比作池塘的话,长期保持静止,知识得不到应用,就会产生淤泥,让池塘变浅,你的能力变弱,所以,要想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就要经常使用学会的知识,让它流动起来,学会将知识讲出来、写出来、用出来。 那么,在哪些地方分享呢?首先,聊天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分享的过程,当你总结提炼自己的观点后,就能言之有物,不敝帚自珍的话,其他人就会知道你有一些独到之处;其次,在专业会议等一些平台上,要积极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因为它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圈子,当然,勘测之音本身也是一个平台,如果你主动把它当做展示你自己的战场,就不会觉得每年考核指标的困难了,思想决定行动。
4、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呈现金字塔结构,相当于我们上大学时候的课程设置,大一的时候学的是基础课,如数学、物理、英语、思想品德等,它代表你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修养,能让你触类旁通,这是最底层的层次;大二大三学的专业基础课,代表你专业知识的底色,比如桥梁专业、测量专业的基本概论等,它区别于你和其他人的背景特色,这是第二层次;大四会进行专业实习和专业课学习,掌握技术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是知识体系的最高层次。那么,如何进行搭建这个体系呢?主要有两点,一是叫做费曼技巧,或者说是“白居易写诗”,白老先生写完诗后,一般会将他读给小孩子、老妪听一下,如果他们能理解其中含义,说明诗作过关了,否则就只能重新修整,所以有“老妪能解”的典故。说到底,就是说“人话”,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事物,他就变成你自己的知识;另外一点叫做“二八原则”,就是着力掌握最通俗的20%但能起到80%效果的那部分,抓住重点和改善思维性的临界知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9789298/256abef3ca6673e9.jpg)
5、多交友、热爱生活。有人会奇怪,为什么知识管理涉及到了交友和生活态度?我们要知道,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分为发明和创新两类。其中,发明是指本身没有、而新研制出来的产物,比如电灯,它在爱迪生之前根本没有借鉴和同款产品,而创新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让它变得更好、更优秀,比如通过总结经验改变生产流程,原来一个测绘小组需要3个人完成,现在只是需要2个人就可以了,一下子生产力节省了33%。所以,从效用上说,无论发明还是创新,两者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但难度上来讲,发明远远大于创新。我们普通人要将重点放在创新上,毕竟不是天纵英才,尤其着重在技术、流程、制度、组织等方面的创新,而创新实质上是互相借鉴,并将不同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因此要和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员进行交往,做有心人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我们探讨了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知识管理以及如何做好知识管理的5个建议。最后,用一句话结尾,所谓无知,并非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学习、保存、共享、利用和创造知识,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学习知识管理,改变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