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了这本书,你更能看懂《绿皮书》这部奥斯卡电影

看了这本书,你更能看懂《绿皮书》这部奥斯卡电影

作者: 盛大米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0:38 被阅读0次

如果看过《美国种族简史》,就能更好的理解《绿皮书》这部2019年奥斯卡得奖电影。

绿皮书.png

首批意大利移民地位是相当低下的,被已经先前登录的其他移民(特别是爱尔兰人)看不起。所以《绿皮书》里,当男主人公告诉警察自己这个名字有意大利语的发音,警察会说他是半个黑人,很看不起他的意思,才会激起男主人公挥拳。

在博士最后演奏的那个黑人橘子餐馆,女老板问男主人公是不是Corp,男主人公回答“我又不是爱尔兰人”,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爱尔兰人几乎控制整个警界的职位,所以男主人才会这么回答。

说回到书,整本书讲了美国作为种族大熔炉,每个种族迁移到美国大陆艰苦的奋斗史。不容置疑,每一代开拓者都是非常不易的,这些艰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基本生活环境的极其恶劣,再加上先前登录移民的威胁,排挤,欺压。

某些种族的标签在我们的固有思维已经存在,比如勤劳隐忍的中国人,日本人,诺贝尔获得最多的犹太人,比如浪费过度的黑人。

美国种族简史.jpg

但还是有三个标签让人耳目一新:

爱尔兰人的政客命运

在1960年,爱尔兰人几乎占据美国的政府部门,而警察这个职位也是由爱尔兰人占有。以1855年的纽约为例,该市近40%的警察是移民,移民中又有3/4是爱尔兰人。到19世纪末,美国各大主要城市的警察队伍和消防部门都控制在爱尔兰裔手里。

其他种族例如美籍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多次试图争取在政治上掌握自己的社区,皆被政治经验丰富的爱尔兰政客击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更甚的是爱尔兰人并不是简单地把传统的政治机器接管过来而已。他们改造了美国的城市政治,改变了市政府的阶级成分。

爱尔兰人之所以能在政界产生这样傲人的成绩,跟他们的价值观和环境有关:在爱尔兰这个民族文化里,个人魅力和口齿伶俐是受到赏识的,这类人在爱尔兰人里更受欢迎;并且他们千百年来在本土遭受迫害,这些迫害让他们既有历史的和组织的经验,又能言善辩,又会处理人际关系;本土迫害还让他们变成了一个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民族。

简言之,没有哪个移民群体像爱尔兰人那样,既有历史的和组织的经验,又能言善辩,会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性格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政界大展手脚。再加上职位的世袭,民族情节的帮衬等原因,导致爱尔兰人一直独霸美国政界。

犹太人的爱阅读

犹太人尤其重视教育,书中提到

1912年对俄国犹太人居民地段的公立图书馆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借阅过的书籍 有53%是非小说类,而馆藏小说的大部分也是托尔斯泰、大仲马和狄更斯这样一些名家的作品。浅薄的畅销之作则无人问津,“待在书架上布满灰尘”。

在1912年,犹太人才刚移民到美国,基本住在贫民窟里,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贫民窟里有这样的非小说类的阅读比例实属不易。估计我国现在国人都没有这个借书比例吧。

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千百年来对知识很尊重敬仰的民族,他们到达美国后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学习机会,图书馆学校都是他们如饥似渴学习的地方。他们早期的工作都是从事简单的小贩,屠夫,炸货店老板等职业,这些非小说类的知识可以说对他们的职业没有直接影响和作用,没有功利性动机的直接作用,他们还能保有这样的学习热情和阅读习惯,也的确跟其他种族不同。在他们的文化里丈母娘宁愿选择穷一点的书生女婿,也不愿意选择钱多点而没有文凭的女婿,也迫使了大家都重视知识和教育,这跟我们的丈母娘房子文化导致房价节节高升同一个道理。

西印度群岛黑人的特殊性

黑人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不上进的民族,书中写到这个标签也不是黑人自我选择的,是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造成的。在黑人为奴隶的时候,由于他们缺乏激励,劳动时偷闲躲懒,半途而废,动辄旷工,糟蹋农具和设备等,只想把工作做到仅不惩罚的程度,奴隶们养成了磨蹭和逃避工作的习惯而且并没有随着解放的到来而一下子消失。另一个原因他们曾长期生活在奴隶制之下,缺乏妥善安排家计或管理日常生活的经验,并在那种制度下形成了粗心马虎、缺乏远见及依赖白人等不良习惯。节俭,长远打算这些价值观念,美国黑人在几个世纪的奴隶生活当中都不曾体验过。甚至到了20世纪,世代的黑人领袖自己都曾反复抱怨本族一些人浪费挥霍和目光短浅。

但是即使这样,有一部分黑人却是例外,那就是西印度群岛的黑人,他们同样也是从非洲大陆的各个地方被迫卖到美国大陆为奴,在最开始的移民年代,西印度群岛的生活环境远远低于其他美国本土的努力。他们有极高的婴儿死亡率,由于远离美国本土,白人对西印度群岛的黑人远远比本土黑人奴隶更残酷,但是西印度群岛的黑人却被称为“黑人的犹太人”,他们成功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黑人。

原因很简单,即使是再恶劣的环境,西印度群岛的黑人也有自主权,他们有少许土地除了帮奴隶主干活外,可以自己经营自己的生活,就是这点微乎其微的自由,养成了西印度岛的黑人,更节俭,更勤劳,更有长远眼光。把他们跟挥霍无度和目光短浅的美国本土黑人区别出来,使黑人这个族群里有了这波优秀的群种。

是的,通篇看完这本书,爱尔兰人更崇尚口齿伶俐和个人魅力,所以他们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政界,但是在商人这个角色上做的一塌糊涂;犹太人崇尚学识,所以他们对教育最重视,出了很多诺贝尔得奖者,但是他们当不好农民;西印度群岛的黑人比本土黑人更有长远眼光,所以他们是黑人中的佼佼者。

这些民族的底层价值观的区别,导致了每个民族都各有各的特色和标签。

就如李笑来所说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也决定了一个民族的走向。

相关文章

  • 看了这本书,你更能看懂《绿皮书》这部奥斯卡电影

    如果看过《美国种族简史》,就能更好的理解《绿皮书》这部2019年奥斯卡得奖电影。 首批意大利移民地位是相当低下的,...

  • 谈《绿皮书》

    陈力玮 这个周末,我看了《绿皮书》这部获得今年奥斯卡三项(吧)最佳奖的电影。“绿皮书”就说上世纪六十年...

  • 改变就在关系中

    有幸和闺蜜一起看了电影巜绿皮书》。这部电影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绿皮书》是一本专门为黑人制定的导航指南。 电...

  • 《绿皮书》:当“奥利奥”遇上“芝麻汤圆”

    昨天看了《绿皮书》,这部顶着奥斯卡最佳影片光环的电影,目前豆瓣评分8.9。 尽管这部打着“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旗号...

  • 《绿皮书》观后感

    《绿皮书》 我看这部电影之前,并没有关注过这部电影。只是有人约我一起看一下这部片子。《绿皮书》的开头,我都没看懂。...

  • 不管世界多险恶,积极面对总没错

    记住,好看的电影,千万不要分段看。 《绿皮书》这部电影,奥斯卡颁奖之前,我看了前半部分,由于时间太晚了,虽然剧情很...

  • 绿皮书

    用电影温暖你我,愿时光不老。大家好,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去年奥斯卡颁奖季的大赢家《绿皮书》。《绿皮书》这部...

  • 《绿皮书》中有哪些哲理?

    《绿皮书》这部荣获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深受国人的喜爱。 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

  • 《绿皮书》:迈出与孤独和解的第一步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绿皮书》,是部剧情喜剧片,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剧本、最佳男配。豆瓣评分8.9。 可以说,绿皮书是...

  • 《绿皮书》~路如此漫长唯有坚持

    影院里的人寥寥无几,我和某友去看了奥斯卡获奖电影绿皮书。 看了下电影简介,讲述的是男人间的情谊,这让我不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了这本书,你更能看懂《绿皮书》这部奥斯卡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xl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