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和豆子的小伙伴上山玩,家长们准备了吊床、零食,桌椅,想着本应是大小尽欢的场面,以不到半小时小伙伴的生气就结束了和平的场面。
在这场不算小的矛盾中,我是观察者。尽量不过问,只是看事情发展,除非必须要“出手”才“出手”。
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哥哥和豆子都在摇吊床,B在吊床里一开始很享受,但后来也许是他们摇的太厉害,B也许喊了停他们也没停,B跳下吊床穿上鞋子就开始追逐哥弟俩。
这场矛盾里有很多可说的,暂且把生气的小伙伴叫作B吧。比如豆子和哥哥在B生气以后,还故意调笑逗乐,让B的怒火燃烧得更猛烈;
比如豆子被追了很久以后体力不支被抓住了,B猛揍他几下他没有还手,只是哭了。
比如哥哥面对小他几岁的B气定神闲地躲闪,在B用树枝打他以后,神一样的速度夺过B的树枝扔在地上,B气不过冲上去打哥哥,被哥哥一个弓步出去把对方绊倒,把B压制在地上那个精彩绝伦。最后以B的大哭告一段落。
但我今天不想说那些,虽然每一条都值得单独指出讨论一下。
总之,B那天的怒火绵延了2个小时,最后相对平静的结果是,B一个人去了不远处的小山坡自己玩儿去了,当然也还是有气。豆子和哥哥则围绕在我们的附近玩儿。我看看时间,对豆子说还有半小时回家了,问他要不要去和B和好。豆子想了一下,提议我陪他去,因为他有点怕B打他。于是我陪着他去的。
B在一个斜坡上,豆子站在斜坡下喊话:“xx哥哥,对不起,我不应该摇你(吊床)摇得太凶了。”我以为这下就OK了,俩孩子就会马上开始和好如初了,B却要求豆子必须要站在一个很陡峭的悬崖边,站一个小时,还得要在他指定的地方跑几圈,然后还有个什么要求我不记得了。我登时就火起来了,想马上就牵着豆子离开。又想到这是豆子的事,什么感受得他自己来感觉,然后自己做决定。豆子听完回头望着我,问我一个小时有多久,我回答他我们会在30分钟以后离开。豆子告知B后,B思索了一下,调整要求为5分钟。豆子欣然应允,我觉得那个“悬崖”边太危险,全程一直牵着豆子的手,他站着,我蹲着,陪着他“罚站”,直到B问我是否五分钟到了,并决定提前结束惩罚,前提是豆子要给他用在树上找到的一根刺刺一下。豆子不答应,并准备离开,这时候我开始转移目标让B去注意那是一棵花椒树,上面结着花椒果,顺利转移成功,B又将条件改为只要再闻一下花椒的味道就和好。
事件经过就是这样。这件事在我心里放了两天,因为我在这个事件里担心豆子太容易妥协,他这样容易妥协,会不会长期这样就自尊降低,然后认为自己就是应该要让着别人,只注意满足别人却忽略自己的需求等等,自己就是比别人低一等……后来想到一件事就豁然开朗:
假如我和恋人吵架了,恋人来哄我,我是不会这么容易就被哄的,也许我会各种作,直到我觉得“嗯,他看起来是真的在乎我,看我这么折磨他他都没有离开”才作罢。B要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在乎”,虽然在我家,孩子们的争执通常就是以互相道歉和原谅就结束了,这让我以为每个人都应该会被道歉以后很快就能原谅,并可以立刻反思自己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是我的“问题信念”,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道歉这么反应。而且是的,那个B也许是安全感不足,从一些现象可以窥见:比如他两个小时的怒火,比如他提出的各种和好的要求。也许都是为了引起注意,为了求证他有多重要。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是抱着一颗和好的心去的,抱着真诚的抱歉去的,只要不伤害自己。对方的要求为什么不能答应呢?我们关注的不是对方吗,不是“和好”的结果吗?而不是自己那“大大的容易受伤”自尊心。
豆子显然就是这样做的,他不关注他自己的尊严是否受损,只关注结果,只关注他是否愿意做到和是否能做到,天然的。
而这里更值得反思的是:
1.我为什么在听到要求后,就“火大”,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情绪?我为什么那么怕豆子“吃亏”?是不是我越界了?
2.B为什么生气那么久?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提这些要求来让对方臣服,才愿意原谅?他与家人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