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知乎学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学习,我认为有三层结构:module,therom,paper。每个月(每几个月)过一个module(不必过于深入,有个印象即可),每周懂一个therom(要理解如何实现,最好有仿真),每天读几篇paper。
说得真好,我现在上午花时间看教材做笔记,觉得也是很充实很有意思哈哈,我一直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学别的看似不务正业,但现在也能看懂深层次的东西了,我很感慨自己的进步。
大三的时候,那时候学校要生产实习,我虽然成绩不错,也参加过一些比赛,但能力方面我觉得自己真的不行,看了看网上和自己专业匹配的岗位,然而自身实力和上面的岗位却很多不符合,原本觉得大学学得不错的自己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知识多么薄弱,真的很菜,觉得自己又菜又笨,学个大概,学得不精。
但现在我敢说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长期的坚持中有了提升。找对方法很重要,看高质量的书。我读毛选,做了很久的笔记,深刻认识到看问题要深刻,当自己一眼看出问题的根源,大概有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那才是到了真正的高度。
本科我老说要好好积累,但是没有沉下心看那些经典的著作,研究生来读,也为时不晚吧,现在自己也知晓大概的框架,知识面也拓宽了。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每天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水分充盈自己,自己还过滤一遍有的甚而发在网上,每天输入和输出,我知道自己是在向上生长的。
最近也深刻体会到了温故知新,看那些经典著作,一方面是曾经不懂的终于弄懂,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以前苦苦思索的东西,没想到前人早就有过总结和概述,越觉自己效率不高,还好,自己思考的和前人相差无几,虽然过程曲折,但是认识提升了(再次肯定毛主席的实践论)。
继续加油吧,每天啃一点,一年可以做好多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