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顾客成为生产线最重要的一部分

让顾客成为生产线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 舞墨清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4-22 10:20 被阅读0次

    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像现在一样,缺乏各种天然资源,还以生产劣等货物而被众所周知。在战后一片废墟之上,日本必须输出货物,以换回食品和设备,这场战役,只能以质量取胜。对日本的最高管理者而言,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苦挑战。从那一刻起,让顾客成为生产线的一部分,成为日本工业界的共同目标。

    在生产一线,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观点:追求质量,产量就要落后,而要追求产量,则一定会牺牲质量。在戴明看来,这其实是由于不了解质量的真义,以及不知道如何达到质量目标的缘故。

    1980年3月23日,东京立教大学津田义和博士写信给戴明,表达了他在北半球花了一年的时间,访问了23个国家的许多工厂的感悟。西方工业国家常用可见的数字来衡量质量水平,以至于达到某一程度,他们就满足了,因为这些数字很难令人相信进一步的改善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像有人问起:我们可以把追求质量的努力降到多低而不至于失去顾客呢?这个简短的提问用词里,充满了对质量的误解。这是当时美国管理界的典型误解。相比较而言,日本人却勇往直前,直接专注于改善制造程序,而不关心各种衡量数字,结果不但改善了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其高质量的产品还雄霸了全球市场。

    管理团队对未来毫无规划,对问题也无先见之明,造成人力、材料、机械工时的浪费,这些都使得生产成本与售价节节攀升,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消费者不会永远甘于补贴这些不必要的浪费,其必然的结果是市场消失,员工失业。而市场失利与员工失业并非是应有的宿命,也并非无法避免,这完全是人不谋臧的结果。

    改善质量的责任,必须落在管理团队身上。用一个永不止息的改善计划,逐步降低不良产品的百分比。先谈质量,才会获得真正持久的生产力,“成本”只是结果而已。质量改善了,就会减少浪费在人工与机器上的时间,将其转化为产出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改善之后,会产生一连串的积极反应:更低的成本,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更快乐的员工,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丰富的社会物质供应。

    戴明认为:“急功近利“,“只重数字目标式管理”,“形式化的年度考核”,“没有目的和整体观的质量奖”,“不懂背后理论的观摩或所谓标杆式学习”等都是”浪费”。

    一位买了不良产品的顾客抱怨一次自己的遭遇,便可能生成几何倍数的负面传播效应,以及无法计算的损失;而一位对产品满意的顾客赞美一次所购买的产品,也将会带来几何倍数的业务量攀升,进而逐渐收获市场美誉度。

    让顾客成为生产线最重要的一部分,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赢得未来。戴明已经用助推日本工业崛起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顾客成为生产线最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gg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