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唠叨的危害

唠叨的危害

作者: 夏末秋初YE | 来源:发表于2022-09-21 16:26 被阅读0次

    早晨到麦当劳吃早餐,旁边坐着一对母子,看样子正准备去上学或是上幼儿园。孩子一边吃,妈妈一边不停地对孩子说话:

    别着急。

    别烫着。

    你把鸡蛋吃了吧。

    再多吃几口。

    把这个纸(指汉堡包装)再剥开一点。

    哎哎,别弄手上。

    小心点,别弄衣服上。

    你看你多幸福,一顿早餐就花了45。

    吃完咱把药吃了吧。

    快点吃咱们要走了。

    你再喝两口把它喝完吧,这个也太甜了……

    我记下的,可能也就是其中的五分之一。好多话是连续说好几遍的,好多话是刚刚说完过会儿又重复说的。二十几分钟,就在孩子妈妈的唠唠叨叨中度过,我这陌生人都恨不得马上弄副耳塞塞上。

    孩子开始还能听,后半段就烦得哼哼唧唧起来,而始作俑者的孩子妈妈,对孩子的烦躁全无察觉。

    在所有能看到父母带孩子的场所,餐厅、商场、公园、公交车、科技馆、博物馆、儿童游乐场,几乎都能随时看到不停对孩子唠叨这唠叨那的爸爸妈妈。

    大人的唠叨,大体有三类内容:

    一是指导。吃东西,穿衣服,该怎么玩、不能怎么玩儿,总之,几乎孩子的所有活动,大人都随时能在一边做细致入微、不断重复的“指导”,就像我们在麦当劳遇到的那位妈妈指导孩子吃东西那样。

    二是教导。孩子已经在做的事,大人非要再加上“教育”:“你看这里多好玩,你得好好玩啊”;孩子已经看到的东西,大人非要再重复一遍:“这儿的展品真多,你好好看看,你看,这是太阳系,这是恐龙化石,这是……”;孩子在看书,大人非要在旁边不停嘴地给孩子讲书中的道理:“哦,小兔子真乖,多听爸爸妈妈的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太可怜了,我们是不是该同情她呀”。

    三是表白。“你看你多幸福一顿早餐就花了45。”“你看爸爸妈妈多爱你,给你买这么多玩具。” “爸爸妈妈的心思都花在你身上了,你是爸爸妈妈的希望啊。”……表白内容无非孩子多幸福,爸爸妈妈多爱孩子、多辛苦。

    没有爱听爸爸妈妈唠叨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暂且不提,就是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也没有热爱听爸爸妈妈唠叨的,只是孩子小,还不会像青春期的孩子那样直接以“别唠叨了”来制止大人罢了。

    一部分被唠叨惯了的孩子,学会充耳不闻,无论大人说什么,都没有丝毫反应,该干嘛干嘛。这实际上已经是孩子的消极反抗。

    一部分被唠叨烦了的孩子,学会跟大人对着干,你越说,我越不听,你要往东,我偏往西。于是大人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唠叨得更欢,“这孩子,天天说着还不听呢,要是不说,还不反了天”。

    还有一部分可怜的孩子,已经无奈到只好机械顺从了,大人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不反对,也不厌烦,于是大人继续说,孩子继续“乖”,直到很久以后,大人惊觉:“这孩子怎么一点主见都没有呢?”

    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不断唠叨,不唠叨就什么都做不好吗?当然不是,唠叨孩子,更多是父母的不由自主,是父母无意识的需要。

    比如前面说的那位教孩子吃饭的妈妈。她未必是出于理性,认为孩子吃饭时真的需要她从旁提醒协助,她只是“不会”处理陪孩子吃饭的那一小段时间,需要让自己看起来有事做而已。

    如果她头脑里有很多事情,她可能会在陪孩子吃饭时自己安静地思考;如果她有独处的能力,她可能会怡然自得地享受这一小段悠闲时光。但她既无事可想,又无法享受无事可想,所以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做那些无用的唠叨。

    另外一些父母,需要从带孩子这件事上获得存在感、成就感、控制感。通过唠叨孩子,他觉得孩子的一切活动,孩子的所思所想,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让他们觉得安全且满足。

    大人唠叨,是在培养“嘴碎”的孩子。所谓“嘴碎”,一是多话,二是不适时地说话,三是说太多无用的话。这不是好教养。大人唠叨,正是“嘴碎”的示范,孩子会不自觉地学到。

    大人唠叨孩子,常常是干扰孩子。孩子能做的事,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大人在旁边不停地说这说那,不是在教育孩子,只是在干扰孩子做事的计划、方法、节奏。被唠叨得越多的孩子,独立做一件事的能力越差、做事的专注力也越差。

    大人唠叨,输出的通常是强迫和控制。每个唠叨的大人,都以为自己表达的是关心和爱意,实际上输出的却是强迫和控制。

    他们不停地暗示孩子,你是不懂的,我是懂的,你是不会的,我是会的,所以你得听我的。这样做,要么孩子成为习惯被强迫和被控制的懦弱的人,要么孩子成为特别喜欢强迫和控制别人的人。

    在大人唠叨的场景中,通常听不到大人和孩子的对话,只是大人单方面提醒、指导、教育、倾诉,这样不是有效的教育。

    父母的话,在质不在量,大量毫无意义的重复性唠叨,只能降低家庭教育的整体品质,淹没那些对孩子真正有用的高质量的话。好的父母应该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说真正有意义的话,而在自己忍不住唠叨时,及时警醒、闭嘴。

    每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家长既没有原则和界线,又舍不得按照事先约定惩罚孩子,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只好学习祥林嫂,不停的唠叨了。一般孩子对最初几次的唠叨,还是能听进去一部分的,家长就感觉管用会延续使用,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唠叨是父母有太多的惯性思维,没有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每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总是按照成人的处事原则来判断孩子的对错,完全忽视孩子的发展特点。所以,只看结果的做法,不仅会用自己的话打断孩子的话,还认为孩子是狡辩。这直接导致父母失去信任,并使孩子自尊心遭到伤害,严重的会自我封闭,不再和家长说任何事情!

    1.凡事只说一遍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做某事时,应当先选择好恰当的时机,然后和孩子面时面坐下来,认真地交谈,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家长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说话时要突出重点,挑选有分量的话讲一二遍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

    凡事点到为止,要知道,唠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听的,说多了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2.抓大事放小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事情是需要大人操心的,但还有一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那么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承担。

    让自己放松一点,学会让自己能够放的下来,毕竟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许多事情他已经会做了,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当然会嫌你唠叨。

    所以,家长应当学会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孩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向、学习习惯,等等。

    3.克制情绪,学会等待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往往都是过高的,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心智和能力并不成熟,我们不能像要求一个成年人一样去要求他们。

    成长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也不会因为家长的唠叨就会变快,所以,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要克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转变,要允许孩子有所反复。

    4.别翻旧账,就事论事

    很多家长喜欢翻旧账,只要孩子犯了错,许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会被拿来说事,于是便不由自主“字字血,声声泪”地对孩子口诛笔伐,于是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越来气,越来气就会说的越多,说的越多也就越唠叨。

    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错是正常的事,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因此,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尽量要做到的就是应当就事论事,犯的什么错就说什么错,哪次犯的错就说哪次的错。孩子反而会把你的“嘴下留情”当做一种感激,进而努力改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唠叨的危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gw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