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blogs.com/attilax/p/5384462.html
prototype-base vs class-based
基于“原型” vs 基于“类”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只是一种编程范型(Programming Paradigm),其核心概念是“对象”(Object)。
在这一编程范型之下存在多种不同的风格(Style)如Smalltalk、C++、JAVA、C# 之类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称之为 Class-based OOP Language (基于“类”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而如 NewtonScript、Self、Javascript 之类的语言则称之为 Prototype-based OOP Language (基于“原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他们都属于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区别在于风格不同。除了这两种风格,我记得在论文里还看到过其他风格
基于原型的编程语言在一些领域会非常方便,NewtonScript 当初发表的论文就是应用于苹果早期的“平板”电脑 Newton 之上的,主要用于 UI 部分的编码。作者认为相比于基于类的编程语言,更灵活而且更方便。
关于方便性方面我不想灌输概念,因为这比较主观,容易引起争议。
两种编程风格并无优劣高下之分,主要的差别在于思想和应用领域。建议灵活取舍。
https://www.cnblogs.com/xyzq/p/11404228.html
OOP核心思想:封装,继承,多态。
理解:
对象是由数据和容许的操作组成的封装体,与客观实体有直接对应关系,一个对象类定义了具有相似性质的一组对象。而每继承性是对具有层次关系的类的属性和操作进行共享的一种方式。所谓面向对象就是基于对象概念,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来认识、理解、刻画客观世界和设计、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
oop的基本思想:把组件的实现和接口分开,并且让组件具有多态性。
封装
封装:让抽象的事物保护自身的状态,防止非其他事物对其进行错误的状态改变操作。我们抽象完一个事物后,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其本身的状态需要改变,但是这个改变并允许其他的事物来进行,这样的改变只允许这个事物认同的操作域来进行,可以是该事物本身,也可以是它信任的其他事物。这样我们就能对我们抽象完的每个事物进行自身数据的保护
继承
继承:让抽象出来的事物具有本应该具有的联系。我们能用类来描叙一个抽象的事物,同时能用对象来描叙具体的事物,但是这些事物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应该有的联系,这样的孤立设计并不符合现实逻辑,让事物之间的联系得到描叙,我们就需要继承,例如:发明自行车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发明了多人自行车,这些都是从双轮自行车演变和发展而来,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有轮子,有车架子,等等。让我们用继承的关系把这两个现实的抽象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能设计出不孤立的类,而是和其他类有联系的类。
多态
多态:用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对一类问题,对于不同的事物解决途径和结果不同。在C++中实现多态性有三种方法,分别是:虚函数,函数重载和运算符重载。这三种方法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初衷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同名函数,同名的运算符号,这抽象出来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对于不同的事物的反应却是不同的,例如:当用一个getPadNumber()方法来得到普通自行车和双人自行车的坐垫数量的时候,返回的结果是一个和两个,这就是具体的事物返回的结果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