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般和消息接受者不太熟,但又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复时,最容易产生「在吗」。
潜台词是「有空吗」、「方便被我打扰下吗」。
隐含的心理是(允许)对方(假装)不在。
这是发送者的心态。
(二)
对于接受者,问题在于预期。
比如,有很多人表示「在吗」在工作/社交场景中比较令人反感,生活场景中不容易引起反感。
其实原因在于生活场景中的发送者多为熟悉的人,接受者对于后续内容是有预期的。而工作/社交场景中「在吗」的后续内容,对接受者来说是未知的。
另外,对于熟悉的双方,消息发送者常使用的开场白也经常不是「在吗」。比如我媳妇会问「干嘛呢」,我妈会问「忙不忙」。对他们而言,已经默认「我在、我会看到」了,但表达的涵义和「在吗」却是一样的。
(三)
关于效率,拿回执消息来类比一下。
「在吗」和回执消息有相似性,都是将压力转移给接受者。
但不同之处在于,回执消息的发送者常常是强势的心态,目的是通过回执消息提升效率。
而「在吗」的发送者通常是弱势的心态,「在吗」进一步降低了沟通效率。
所以是否可以认为,在工作/社交场景下,当用户处于强势心态时倾向于高效处理任务,而当用户处于弱势心态时,容易受到其他原因限制而丧失推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