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和优秀的人走近一些----慕强心理大家应该都有,对于我来说,好像更加明显,我总是不加掩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活动。
从昨晚开始,我就在纠结要不要“和优秀的人走近一些?”。
坦白讲,我当然愿意了,因为可以模仿和学习对方的言行举止,近距离的观察对方。
虽然读了很多很多书,很多东西都和于先生进行了分享和讨论,但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悟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听高手的讲解和分享,毕竟他们都走过的路,随手给点路标都是好的。
于先生说 我工作中已经有很多高手,很多优秀的人了,不用再向外到处寻找高手了。
我知道他所指代的那两位工作中接触到的女生,这两位女生在不同的公司都担任着领导岗位,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超级一流,加班这些的主动性根本不用说,最关键的是她们非常负责任,能长期主义的对待工作,这点远远碾压于我。光工作的稳定性就足以筛选掉很多很多同质的竞争对手。
在人人都以跳槽为荣,跳槽涨薪的深圳资本市场中,有人却甘愿几年的时间都是底薪低职位,却处理着与薪水很不匹配的活。
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好的观察到她们了,也愿意去模仿和学习,我还希望能向更多更有水平的人学习和分享。
于先生说我现在大着肚子不方便,长途坐车奔走,我知道;
他担心我到了高手家里,会吃住不自在,情绪万一低落了,对胎儿不好,这个我也知道;
我在一个区,高手在另外一个区,来回至少要100KM+;我现在已经进入了孕晚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动,担心奔波会不会带来突然发动。
因为高手个人素质极强,但是家里的人却有一位没那么好相处的,每次碰到这位钉子人物,来拜访的人都会很头疼,为此我好几年都主动避免去高手家坐坐。
现在高手好像和钉子户家人分开居住了,上两次去看望高手的时候,我感觉聊天的气氛一样子自由和和谐了起来,特别舒服。
他更希望我放假后,待在家里,随便看看书,弹弹琴,睡睡觉,把这2周多平安度过。
这些我统统都知道。
我可以独处,但我也希望热闹。明天就端午三天假期了,一直在家里休息,也挺可惜的。
我要去的高手家里,是我的一位亲戚家,比我年长30岁多的一位长辈,他的思想和见识远超一般人,他的收获成就就足以彰显这些。高手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优秀一族,虽然出身贫穷破败的农家,但是他励志要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为此他从20岁开始就极力珍惜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机会,并牢牢抓住机会,为此他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这种优秀的习惯他持续了终生。
他是我身边除了我工作过的历任公司的老板之外的,唯一的千万富翁;不是靠经商下海,也不是靠贪污受贿得来的;
他是我身边少有的能畅聊东西方哲学史、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的老人家,他没有读过正规的综合性大学教育,依然有满腹的知识和才华。
这么优秀的人,甚至我认为比于先生还要优秀,因为于先生现在只能做到后者,前者的程度还遥不可及,而且还遥遥无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