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经济现状总是跟随基建发展,从之前在柬埔寨工作开始,就知道东南亚的整体支付情况并不乐观,但当换做印尼市场后,本不抱太大期望的我在深入调研后却柳暗花明,遂站在一个商户的角度,记录下当前对印尼支付情况的了解。
业内有很多分析印尼整体支付市场的文章,个人也看了不少,但隔着纱总是有看不清的感觉,而此文是是实际出差至雅加达地区近一个月实地考察,同时已经有部分支付渠道接入经验的情况下完成,故此此文更偏向于站在商家接入以及当地人认知的视角看待问题。
2、转化数据
直接先说数据标准,国内当前支付很成熟的情况下,从用户发起支付到用户完成支付的转化率一般在90%甚至更高,而从支付网关的合作伙伴处得知,在印尼,这一数值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商户类型,以及不同的节日活动,一般在40%-50%之间,由于印尼线上发展迅速,故此特地说明时间,本文成稿时间为2019年年底。
3、过路费
既然是发展中市场,低效必然导致高成本,过路费自然比国内高了不少,以下费率仅供参考,不建议作为谈判底线。
最大的两家电子钱包:Gopay过路费约为2%,OVO过路费约为1.5%。
最大的无卡分期机构:Akulaku、Kredivo,过路费在1.5%左右。
银行VA支付和网银转账支付:每笔订单RP.2200的过路费+Rp.1000的FDS费用。
信用卡支付:2.5%的过路费+每笔RP.1000的FDS费用。
3、主流支付情况如何
3.1龙头老大,BCA银行
一家非常牛气的私有银行,无论在首都雅加达还是在其他小城市,都占据市场的龙头地位,如果非要类比,比较类似于国内的招商银行,尤其在大城市的白领中占据垄断级别地位,但缺陷是到了乡镇农村,其下沉相比国有银行相距甚远。

3.2三大国有银行
BRI、BNI、Mandiri银行,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并称为国内三大国有银行,相对来说在小城市和农村覆盖程度会高很多,一般在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中流通较多。
以上三家加上BCA,为印尼最大的四家银行,接下来的其他银行,可接可不接。
3.3电子钱包的局限性
最主流的电子钱包公司为GoPay和OVO,这两家在雅加达地区感性上认知是是都挺强,但是Gopay还是更强势一些,源于其早一年的先发优势、背后不同的发展背景,同时也导致用户定位上也略有不同,后面会细说。

GoPay实际上内嵌在GoJek中,没有独立的App。而GoJek为当地最大的打车软件和外卖平台,故此从一开始,GoJek就极为亲民,有非常广大的群众基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印尼的交通基建相对国内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实际上大部分老百姓的交通需求是通过摩托车来完成,而拥有一台摩托车的成本又非常高,故此通过GoJek来叫“摩的”的诉求被广泛接受,从截图的第一个按钮就可以看到,GoRide是GoJek最核心的应用场景没有之一。基于这一背景,GoPay从一开始就打好了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OVO的爸爸多,原本是力宝集团下面的电子钱包,力宝集团相当于国内的万达,啥玩意都有,商场、医院、影院、连锁超市,后来印尼最大的本地电商Tokopedia以及东南亚打车软件Grab现在都是OVO的爸爸,场景丰富后,自然用户就上来了。OVO当前可以集成在Grab App中使用,也有自己独立的App。
局限性上来说,无论是GoPay还是OVO,都无法像国内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一样,非常顺畅地直接绑卡进行支付,Gopay是完全不能绑卡,而OVO是可以绑定部分的银行卡。
故此用户操作流程相比国内还是较为繁琐,先要在手机银行中给电子钱包进行充值,再进行消费,一开始使用电子钱包的原因无非是极为凶狠的折扣,而到了2019年开始,Gopay和OVO或者说整个支付市场的补贴折扣力度都慢慢下来了,从早期的打8折无上限变为了打9折限制每单补贴上线,但同时也因为其内外的支付场景越来越多,用户也并不会认为使用银行充值再消费是一件麻烦事了,留存也慢慢地不依赖打折了。
另外值得关注有两家,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个,LinkAja。前身为T-Cash,T-Cash是当地最大通信运营商做的电子钱包,用户基数很大据说过千万,和Gopay一个量级,但是场景太少了,除了充话费外没有实际的引用。后来的LinkAja是由六家印尼国企共同出资8000万美元成立。分别是电信公司Telkomsel holding,占股25%,国有银行Mandiri、BRI、BNI各占股20%,国有银行BTN和国有石油公司Pertamina各占股7%,Jiwasraya占股1%。爸爸多了,场景就多了,而且都是上头有人的爸爸,因此非常迅猛,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但当前依旧比Gopay和OVO相距甚远。
第二个,DANA,阿里爸爸的背景和技术,但用的人依旧不多。
3.4下沉到底的便利店支付

这边最主流的有两家便利店支付渠道,一家是Alfamart,另一家是Indomaret,和国内很不相同的是,这种小便利店,不仅在城市里遍地是,而且还能够下沉到小乡镇,这一点上跟国内的农村信用社差不多。故此也作为了一种非常主流的支付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地方没有银行卡的用户,比较方便。
3.5信用卡支付
据官方统计,信用卡持卡率仅占据印尼人口的7%左右,原因是从2015年开始,为防止信用卡债务泡沫的破裂,印尼央行对信用卡申请者实施了较严的经济资格审查。只有那些年龄大于18岁,月均收入超过300万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540元)的用户,才有资格申请信用卡。
故此,这条路更适合当你的产品用户客单价较高,或者是偏向高端人群。
3.6无卡分期支付
主要的有两家,一家叫Akulaku,一家叫Kredivo,前者爸爸有蚂蚁金服、红杉印度、Blue Sky 和启明创投,中国企业家。后者Kredivo是纯粹的当地公司。
由于当地人大部分没有信用卡,故此这种无卡分期的服务很受欢迎。据说现在线下购买手机类的大件产品超过50%为分期支付。
4、怎么选,然后怎么排优先级
4.1大概率只有一个P0
不管你做任何生意,BCA大概率是排在P0级别的,但BCA仅支持直连,不通过任何一家支付网关进行结算,所以对接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实际商务+技术流程可能长达2、3个月,要提交做。
接入BCA后,能保证大部分用户能覆盖了,但有时BCA也不是用户最佳的唯一选择,详见电子钱包的描述。
4.2 优先级P1的选择
其他的所有支付渠道,都可能成为P1,主要看你产品定位如何,故此我分成三个维度说一说:一是你的用户在不在雅加达以及周边区域,二是你的产品是不是高单价产品,三是你的产品是不是普适性产品。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O2O产品,且又在雅加达及周边,对于你的大部分用户,Gopay和OVO应该至少是二者有其一的,而且Gopay和OVO会打折返现,故此用户会选择先用银行卡把钱充到钱包,再使用钱包进行支付,那用户在习惯上可能会优先选择Gopay和OVO进行支付。
相反,如果不在雅加达及周边,你应该优先选择是3.2的三大国有银行,因为电子钱包仅在雅加达周边覆盖,小地方还是要靠国有银行。且优点是可以和支付网关直接对接,把银行一次性打通,相对较快。
如果你是3C综合电商,专卖高单价的手机家电等等,理论上任何人都可能是你的用户,那你应该优先选择无卡分期进行接入。
但如果你是奢侈品专卖,你应该优先选择信用卡进行支付。
如果你是综合性电商,而你的货物可能在小地方又比较难买到,且你的配送范围也较广,不仅在雅加达,甚至在印尼各个岛屿也都可以进行覆盖,那你应该优先选择接入便利店支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