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讷于言敏于行之三:正面教训二

讷于言敏于行之三:正面教训二

作者: 沙土石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06:28 被阅读0次

前言

争论前请先衡量一下你的论点对他人会产生什么长远的影响。试图说服他人或赢得辩论的困难在于,费了力你却永远不能确定自己的论点对他人的实际影响如何:表面上他们可能很有礼貌地认同了你的观点,内心却可能一腔的怨气因为你说的一些话无意之中冒犯了他们。这是因为,对言语含义的理解,通常受听者当时的心境以及听者内心的安全感所左右;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内心安全感,同样的话,同样的听者,感受和理解可以谬之千里。 即使是无懈可击的言论,其根基也是不稳固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即使心悦诚服,几天之后,习惯又会把我们拉回到老想法,旧观念之中。

记住,话是最不值钱的。人所周知,在争辩的兴头上,我们会用尽一切的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会引经据典和援引不靠谱的统计数字。但这些空泛的陈词滥调又怎能说服人呢?相比,行动和演示要更有力,更有意义,因为它们活生生地把事实和现象摆在我们眼前,“是的,现在鼻子看起来正好。” (参考前篇)。 而且,行动和演示不会像话语一样冒犯人,也不会引起误解。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西班牙教士和作家)说过,“真理往往是看到的,不是听说的。” 这说法和咋们中国的“事实胜于雄辩"的含义有些类似,因为事实往往是可以观察到的。

故事

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是英国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他精通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理学。作为英国最有名望的建筑师,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他却遭受过无数次顾客要求对建筑设计做不切实际修改的事件。而他却从不和顾客辩解,也不和顾客脸红,因为他总有办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1688年他负责设计Westminister 市富丽堂皇的市政大楼。完成后,市长却对设计不满意;更严重的是他内心很不踏实。他告诉雷恩爵士他担心二楼的支撑不够牢固,总觉得二楼会塌陷,会把他一楼的办公室砸扁。因此他要求雷恩爵士改动设计,增加两根大柱子来支撑二楼。作为一名一流的工程师,雷恩知道这两根柱子绝对是多余的,毫无用处。市长的担心毫无依据。但他还是照做了。多年后,一位站在脚手架上的工人发现那多加的两根柱子根本没挨着楼顶。它们就是摆摆样子的。爵士的做法使得自己和市长都有所得:市长得以安心地办公,而爵士也确信后世一定会明白他的原设计没问题,这两根柱子是多余的。

后语

演示和行动的力量在于对方不会产生设防之心,心里不设防就更容易接受新想法。正因此,行动和演示传达信息和想法的力量,是语言根本不能与之比拟的。

相关文章

  • 讷于言敏于行之三:正面教训二

    前言 争论前请先衡量一下你的论点对他人会产生什么长远的影响。试图说服他人或赢得辩论的困难在于,费了力你却永远不能确...

  • 《论语》里仁篇24/26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

  • 2021-07-20

    讷于言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2021-01-16

    敏于行,讷于言。

  • 敏于行而讷于言

    敏于行而讷于言

  • 讷,敏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一日一书

    君子欲讷于言 而敏于行。

  • 拆书练习“敏于行而讷于言”

    敏于行而讷于言 I: what: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的修养要尽...

  • 修身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讷于言敏于行

    早上,单位召开中层以上领导视频会议,同宿舍的领导在桌子前正襟危坐打开手机外放视频连线参会,所以我被迫旁听了一早上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讷于言敏于行之三:正面教训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ra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