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这套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将门盛华:吾命为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被小说里的情节打动,潸然泪下,几度哽咽。写大女主的小说有很多,但是如此这般饱含着家国大义的小说,却很少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35470/b55fb1d14d54e778.jpg)
白卿言,镇国公府嫡长女。
前世,她一步踏错,轻信他人,国公府百年大厦在一朝间灰飞烟灭;重活一世,她带着前世的记忆,仿佛从阎罗殿中走过一遭,她发誓,定要改天换日,不能让上一世的惨烈重新上演。
上一世,白家十七位儿郎为护大晋国土皆战死沙场,只留下一群妇孺在大都,却仍被奸人扣上通敌叛国的罪名,白家所剩虽只有妇孺,但最后也都为证清白含恨而死;
这一世,白卿言誓死要保住大家的性命,保住白家的清白,即便有些死亡她无力回天,就算白家没有了儿郎,她也要守住这个家,这个家还有祖母,还有母亲,婶婶,还有姐妹们。
古言小说各有各的风格,这部小说最让我动容的地方便在于女主的格局之大,内心之坚韧,还有作者借女主之口所表达的家国情怀,无数次让我泪目。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35470/a9c31bd401ea69fe.jpg)
当位高者在大都欺辱白府无男儿女儿家缺教养时,白卿言说:
“我白家女儿是不学女德女戒,我们学的便是保家卫国、与千军万马浴血厮杀的本事!学的是宁马革裹尸粉身糜骨,也绝不能使我晋国百姓国君受辱的硬骨忠胆!”
白卿言十岁便随祖父上了战场,直至十六岁在战场负伤后才回归闺阁之中,还落了一个难以生育的隐疾,身子也远不如从前硬朗,仿佛风一吹就倒。就这样的一位女子,却能够不畏权贵,挺直脊梁,挑起白家的大梁。
当白家儿郎马革裹尸之际,有妇人在白府门前闹事时,白卿言指着头顶黑底金字的御赐牌匾说:
“生为民,死殉国!白家只为不愧对我头顶高悬的这镇国二字!只为护我大晋百姓无忧无惧的太平山河,生死无悔!”
每每读到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心情总会跟着一起汹涌起伏,不仅小说里的百姓被女主的话煽动了,我也一样。
作为读者,其实一方面我是要比小说里不知情的百姓知道得更多的,女主这么做就是为了借民势保全白家,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一起落泪。事后想想,这恰好证明了作者千桦尽落的文字功底与对人心的把控。
小说里这样的桥段还有很多,每每读到一处,都会让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溢满眼眶。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曾有过一个军人梦?都曾渴望能够成为国之栋梁,能够一身戎装,护我大好河山无恙?那些小时候的梦,那些甚至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梦,在这样的大女主小说里,才能一睹为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35470/d6a195ae4bf001b1.jpg)
也看过一些其他的大女主小说,多是以后宅的内斗为主,以前也觉得很精彩,放到此处对比一看,就觉得少了些大的格局与情怀;而且在这部小说里,女主光环是有的,但其能够倚仗的也全是她上一世的记忆,其他的情节设置,作者并没有给她多少光环加持,她也是亦步亦趋、如履薄冰地走过来的,而且作者给她的对手的设置,也都是有勇有谋的正常人,而非一些故意送上门的棋子和跳板。
正是由于这样的设计,故事的情节发展才更显得激动人心、扣人心弦,恨不得废寝忘食地去追大结局。
当然,我也更期待这部小说能够拍成影视剧,一定无比精彩。说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了《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