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1

读书笔记1

作者: 夏日暖橙 | 来源:发表于2024-04-19 19:16 被阅读0次

书名:《遇见未知的自己》

阅读时间:2024.4.11-16

简介

作者张德芬从一位都市女白领的视角,与智者展开的一场关于身心灵修行的心理咨询。从中探索我是谁,找出人类受苦的根源,人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以追寻内在真我为终极目标,找出阻碍我们通向真我的身体、情绪、思想及身份认同方面的困扰。通过联结、臣服、定静、观照、觉察等功夫,在修行的旅途中破解出一条路,与我们的真我相通。

思维导图

金句摘抄:

1.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2.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3.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4.我是谁?内在真我,保持爱、喜悦、和平。

5.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

6.不仅是所有眼见的物质,连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啊!

7.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8.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选择。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9.在现实的冲击下,我们产生了幻觉,误以为我和我的身体与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为了寻找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好证明自己的存在。

10.我们必须要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就像那一辆马车也需要好好维护一样,不然有一天寸步难行的时候,讲心灵的追求也是枉然。

11.我们为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就像我们的眼睛,虽然可以有很广的视野,但我们的注意力只聚焦在前方很狭窄的范围。

12. 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13.思想来来去去,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14.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而已,它会来,就一定会走。

15.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背叛和被欺骗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16.压抑多年的情绪,就像是黑暗的能量。唯有带着爱的觉知之光,才能消融它们。

17.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儿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儿一点儿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深藏的礼物。

18.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

19.破解情绪障碍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

20.让我们心理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21.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它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

22.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岀来的就是会吸引那样东西的那种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

23.观想你已经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最佳时刻是在早晨将醒未醒之际、晚上将睡未睡之时,因为那个时候你与你的潜意识最接近。

24.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

触动点1

想象胎儿在妈妈子宫里的情景,这一段文字一下打动了我,就像生命最初的爱、喜欢、和平,赤条条无任何牵挂担忧,在梦海上安宁舒适的徜徉。那时四周是宁静温暖柔软的,与世界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源头,也是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内在真我。

随着出生的那一天,所有外界的嘈杂声,来自四周的挤压,打破了这种平静,更多的是不安、恐惧……我们与提供自己生命所需的源头分离了,误以为我和我的身体与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于是渐渐地发展出了小我。

因为小我是如此虚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脆弱的生命……

所以刚出生的孩子是多么需要爱和抚慰啊。

想起儿子刚出生那会儿,每到晩上他哭时,我就搂抱着他,那样度过了很多个日子。那些夜晚把他一放小床就会哭,我会忍不住又抱起他,后来索性让他睡在我身边。幸好没有听信那些育儿书上说的:让孩子哭一阵不管他,免得宠坏了老要人抱。

触动点2:

这个圆心图几乎概括了我们通往内在真我所要经历的重重障碍,以及破解秘诀。作者张德芬说:“我们这个地球游乐场的通关秘诀,就是向内看。”

我们需要通过冥想、定静、观照、联接等,来扩大我们那仅有的5 %的意识面,觉察自己的人生模式,清除一切外在的执念,找回真正的自我。

触动点3:马车图的寓意

图片:

这幅图代表着我们的人生

假如把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有的人命好马车宽敞且豪华。有的人命不好车小且简陋。

马代表我们的表意识。马车夫收紧哪边的缰绳,马就往哪边跑。

表面看起来,马可以主导自己,就像我们自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一样,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马车夫代表的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它看似是一切行为的主宰者。

不过真正发号施令的是坐在马车后面的乘客,或马车的主人。它代表的就是我们内在的真我。

这个比喻很形象生动。这样看命运、意识、潜意识、和真我之间的关系,就很好理解了。

人的出身是无法改变,但可以接受改造,即改命。

意识受潜意识控制,而潜意识是与真我最接近的。

触动点4:人生模式

“所以你要加大这块饼的面积!”老人指着图中5 %意识的部分,“先去潜意识里面探寻你那个被制定好的自动化程序(auto-programming)是什么,把它带到意识层面来,让意识之光为你破解生命中对你已经没有用处的一些人生模式。

图片:

最大的收获:

这本书买回来已有好多年了,记得当时只是随手翻阅看了看,印象最深的若菱在山上见到老人的那一章,当时不解,没读完就放下了。

如今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它被藏在书柜里已经陈旧发霉了。可这次我读懂了,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不就是我现在特别感兴趣的关于身心灵修行的书籍吗?

因为最近看了露易丝·海的两本心灵疗愈书,一下激起了我对此类书藉的狂热的喜爱。

冥冥中注定与这本书的再次相遇。

这本书非常接近我们现实生活,我们普通人所遇到的很多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破解方法,所以,读来更有代入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生命的源头及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也终于明白了人为什么常常不快乐的原因(以前我一直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其实是人的共性);这本书还通过主人公的自我疗愈之旅,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才明白什么叫豁然开朗。我的人生一直充满迷茫、困惑,很多困扰以久的问题,终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它如一盏灯,为我此刻前行的路上又增添了一丝光亮……感恩与这本书的再次相遇!!

这本书反复读了好几遍,写了一篇书评,又整理了这篇读书笔记,可我觉得还需要读好多遍,需要不断悟,不断通过冥想、定静、联结、观察、臣服等,在生活中实践、修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su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