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年算是过完了,各种朋友的约会开始了。前天刚由一个朋友引荐加入一个群体,今天就约上了。我这个人不怕生,甚至有点人来疯。越是陌生的场子我越吼得住。只要我想。骨子里不想动的念头一旦成型我就会压制它。刻意而为。今天的约会就是刻意而为的结果。
这几天研究站桩,也摸索着尝试站桩三天,精头劲似乎好了一些,各种体会慢慢摸索慢慢总结,这是后话。我想说的是,可能因为有点精神所以也愿意出去约会了。
时间约在早上十点半,我准时到了。我不喜欢迟到,和我一样早到的只有三个人,其余五个通通都迟到了。这让我感觉不那么美好。
成年人的交往,在于一个舒服二字。谨慎入微地守好自己的时间交更值得交的朋友。
怎么说,听她们说东说西也不排斥,也还算交谈甚欢。但细品起来有遗憾。如果只需喝个茶嗑个瓜子聊个天,今天的一切都是足够的。
可是,看到这个的一句话:关键是身边要有比你大的人,看着你长大的人,有很多共同记忆的。这样的人没了,你还和谁去说----“你记得吧?”那滋味就好像一下子把过去都丢了似的,这比死去还可怕。
如果真有要聊天漫游往事的需要,我宁愿和有共同记忆的人一起,温故即将一点点忘记的过去。至少过去和现在都生动有趣起来。和陌生的朋友在一起,我还是渴望能填补到我缺失的角度。
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她们的孩子都在美国留学。如果能听到她们分享孩子在读期间的趣事,我会很感兴趣的。
难道这样的约会聊胜于无?也不是,至少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各种的生存状态。有些人真是好命,并不是句空话。因孩子结缘的友谊是怎么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就是彼此都需要这样吃吃喝喝玩玩消遣的共同时光。
这比不得芒梭所记她和杜拉斯的往事,她俩的散步谈话都可以写几部小说的素材。谈话内容广阔,既得心又得增长。这样的交谈方式,就是圆桌派那种三两好友,促膝长谈,聊到尽兴拍案叫绝。
如此美好的体验,此时必很难遇到了。
回来一口气练了两页书法。把峄山碑又从头开始临。太困,墨汁倒多了,硬着头皮写了两张。一边想放弃,一边坚持不让自己弃笔。我要一些事情变得和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每天都做。不是习惯使然。
网友评论